十年前。
女帝鳳武璃玥隻有十六歲,還是個天真爛漫無憂無慮的少女,帝國的重擔,突然壓到了她稚嫩的肩膀上。
主少國疑,叛亂四起,沒多少人把她這個女帝放在眼裡。
她隻能禦駕親征,討伐四方不服。
先是打的南方藩王聯軍丟盔棄甲,跪地求饒。
接著消滅了百萬大山中的前朝餘孽。
然後打敗了巴苗地區的土著部落,讓他們重新歸服。
最後擊退了北方的草原蠻族,斬首三十餘萬,讓他們至少二十年內,不敢再動南侵的念頭。
可以說,女帝鳳武璃玥憑借百戰百勝的輝煌戰績,鼓舞了帝國人心,打消了一切質疑,穩固了自己的地位,成為無數國人心中的賢明聖君。
戰爭基本結束後。
鳳武璃玥本打算休養生息幾年,恢複國力,減輕百姓負擔,大力發展生產力,這時西方列強的聯合艦隊,卻突然出現在炎龍帝國近海,實施武力挑釁,要求炎龍帝國打開國門,割讓一些港口土地,允許他們建立租界通商,不然後果非常嚴重。
鳳武璃玥自然不會答應,再次統率大軍親征,在陸地上取得多場大捷,殺得西方聯軍人頭滾滾,但因為海軍力量薄弱,付出巨大代價,都無法突破西方艦隊封鎖,隻得默認那十幾座的近海島嶼,為西方列強占據和管理,成了向炎龍帝國輸出廉價工業品的橋頭堡。
國恥!
鳳武璃玥把這視作了巨大恥辱,無時無刻不想奪回那些島嶼,驅逐所有西方勢力,但是難,沒有強大的海軍艦隊,不可能拿回近海海權。
海軍又是極其燒錢的兵種,國庫空虛了多年的炎龍帝國,實在掏不出那麼多錢。
故而炎龍帝國陷入到了非常被動的戰略困境中。
要想打破這種困境,靠炎龍帝國一家之力是不夠的,必須拉攏到足夠多的盟友,把受到西方列強壓迫的國家和勢力,全部團結到一起,組建一個強大聯盟,才能與西方列強分庭抗禮,奪回主動權。
位於神輝大陸西南角的波希王國與伊塔王國,就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為這兩國盛產神血之石,產量占全世界一半,且都深受西方列強壓迫,明明是資源大國,但大部分資源卻掌握在西方公司手中,隻能拿到小部分利益,內心早已不滿。
如果能把這兩國拉攏過來,促成雙方和解,無疑能帶來極大的戰略利益。
奈何西方的分化瓦解之術太過厲害。
過去近百年時間裡,類似的勸和促談,炎龍帝國的曆任女帝,努力了無數次,都沒有任何效果,隻能眼看著兩國的血仇不斷加深,直至不死不休的地步。
所以想讓波希王國、伊塔王國這對宿敵實現和解,確實是不可能的事情,這是一道無解的難題。
而此次的‘女帝選夫’,鳳武璃玥主要是抱著斂財的目的,緩解下帝國瀕臨崩潰的財政危機。
其次是堵上一些催婚的聲音,圖一時的耳根清淨。
至於真的找個男人成婚,她還沒產生這樣的念頭,她現在隻想讓帝國擺脫危機,重新變的強大,沒時間考慮個人問題。
……
“一炷香時間到!立刻停止作答,上交考卷。”
禮部官員的聲音響起。
在場的十五名最終入圍者,雖有人極不情願,但還是不得不交了卷。
女帝鳳武璃玥作為評卷人,一份份的看了起來,並當場給出評價。
“冤冤相報何時了,以和為貴,兄弟鬩於牆而外禦其侮,隻要把這些聖賢道理多講個幾百遍,波、希二國自會和解?嗬,此人迂腐不堪,朕不滿意,非良配之選。”
鳳武璃玥擺擺手道。
“陛下!隻要聖賢道理講的多,一定會管用的,請再給我一次機會!”這人被士兵拖了下去。
“拿出重利相誘,隻要波、伊二國同意和解,炎龍帝國便拿出重金酬謝,並承諾派遣大軍保護二國,讓他們永不再戰……荒唐,帝國幫忙勸和,沒有報酬罷了,還得拿出利益,促成和解的意義何在?不合格,叉下去!”
又有數人被接連淘汰。
“與其費力勸和,不如激化矛盾,也實施分化瓦解之計,以毒攻毒,並派出兵馬,擇其強者結盟,滅亡勢弱者,如此才能帶來利益最大化……好、好啊,這是誰想出來的妙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