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之我是紅軍最穩戰將》全本免費閱讀
隨著中原大戰落下帷幕,西北軍慘敗,主要領導被迫隱居,楊琥誠正式上台領導關中地區西北軍各部,正所謂,新官上任三把火,這第一把火就燒到了張鬆溪的身上。
楊琥誠認為紅軍張鬆溪部之所以能夠在隴南地區站穩腳跟,根本原因還是因為在中原大戰期間捅西北軍的刀子,這是必須要處理的,要不然對於西北軍的威望是有影響的。
而且,他們剛剛加入金陵政府,對於金陵政府的死敵紅軍,態度必須要強硬一點才行,這一仗對所有人來說都是避無可避。
1931年2月,楊琥誠命令第十七路軍第三十八軍第十七師進攻隴南地區的紅軍張鬆溪部,此次戰役西北軍直接投入作戰的部隊超過七千人,對於張鬆溪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雖說敵人勢大,但張鬆溪卻是一點不慌,打仗不僅僅是數量的對比,天時地利人和都是要考慮的因素,張鬆溪深知西北軍上下和金陵政府並不是完全一條心,這是完全可以利用的。
張鬆溪指揮自己下轄的四個營,共計兩千四百餘人前往成縣、徽縣一帶禦敵,西北軍想要拿下隴南,必須要拿下成縣,在雙方指揮官的眼裡,這裡就是必爭之地。
張鬆溪抵達目的地以後,立馬命令一營、三營在徽縣活動,二營、四營分彆在五龍洞、兩當縣聚集,張鬆溪明白硬碰硬是絕對打不了的,這種時候必須要發揮紅軍的優勢了,以靈活的遊擊戰術應對敵人。
西北軍抵達徽縣以後,很快就發現了紅軍的蹤跡,他們並沒有懷疑,畢竟這裡是雙方指揮官默認的主要戰場,西北軍十分果斷的發起進攻,一營、三營在陳天傲的統一指揮下,頑強的頂住了敵人的進攻。
雙方在徽縣激戰一天以後,西北軍被迫休整,張鬆溪果斷命令一直沒有行動的孟大奎和段樵愚趁著夜色發起進攻,紅軍的夜戰也是拿手好戲,借著夜色的掩護,硬是打的西北軍手忙腳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