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還是根正苗紅啊!一家人有三口成了烈士,現在就剩這麼一支,是要好好照顧才行。”
看完檔案後,聶主任忍不住歎氣的感慨了一句,拿著檔案找到譚副主任。
把事情跟他一說,譚副主任當即笑道:“軍中的後起之秀,爺爺奶奶還有叔叔還都是烈士,這事我親自走一趟吧!”
沒過多久,老司令也看到了李毅一家的檔案。
“黃安?嗬嗬,沒想到還是同省老鄉啊!”
四合院中院裡擺著幾張桌子,像是又有了什麼喜事,各家各戶都帶著笑臉慶祝。
劉海中,何大清,李長庚等人照常坐在一桌,不過主位上的人卻變成了易中海,其他人都在向他敬酒道賀。
易中海陪眾人走了一杯後,端著酒杯站了起來。
“今天我易中海正式收東旭為徒,本來不該大操大辦,不過咱們院裡已經很久沒辦過喜事,正好趁今天放工休息的機會請大家夥聚聚,也感謝大家夥來幫我做個見證。”
“我敬大家一杯。”
說完,易中海端起酒杯一飲而儘,隨後放下酒杯,咧著嘴嗬出一口酒氣。
等眾人喝完,他繼續說道:“大家也知道,我易中海年紀不小了,到現在也沒個兒子,所謂一個徒弟半個兒,今天收了東旭當徒弟,我們兩口子以後老了也不用擔心沒人照料了。”
“今天再請大家做個見證,以後我易中海一定會當自己的孩子一樣對東旭,儘心幫襯絕不藏私,相信東旭的為人,以後也不會把我跟他嬸棄之不顧。”
易中海說到這裡忽然停了下來,笑眯眯的朝賈東旭看了一眼。
賈東旭有些發愣不知道該怎麼接話,按理說這事他跟易中海做了保證,這時該主動站出來承諾才是,但事到臨頭,這麼多人見證下,他又有些猶豫。
這麼多人看著,要是做了承諾,以後有能力也就罷了,要是沒這能力,照顧不了易中海,那在這院裡可就沒立足之地了。
再說了,他爹雖然死了,也是有爹有娘的人,哪裡甘心給彆人當孝子?
但是,他一個學徒工,現在又更需要易中海的照顧,不光是廠裡,還有院裡,家裡都需要易中海幫助。
賈張氏同樣心有不甘,但她沒有出聲。
兒子雖然到了登門立戶的年齡,但畢竟太年輕了,又是個學徒工,無論在院裡還是在廠裡,連大聲說話的底氣都沒有。
她們孤兒寡母要想在院裡立足下去,要想好好活下去,要想給兒子成家立業,沒有人照看,幫扶,實在太難了。
沒等賈東旭考慮清楚,劉海中就接話道:“這是人之常情,師傅全心全意教好徒弟,徒弟儘心回報師傅,這都是老規矩,東旭還愣著乾什麼,還不給一大爺表個態。”
是的,易中海在老太太的操辦下,成功當上了四合院的聯絡員,這事雖然說是推舉,但上麵的任命,可比推舉管用多了。
賈張氏也連忙給賈東旭使了個眼神,在她看來兒子接下這事也不虧,易中海今年才36,至少還能再乾二十年,等他真的不能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