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組織機構的領導並不講究級彆,股長就能擔任,有些積極分子還能身兼數職,下麵的人員隻有兩三個屬於公職,其它人都是民間積極進步分子,而譚主任兼著副市長職位,是有權利讓人去組建這兩個機構。
這兩個職位雖然小,但對於秦淮茹來說,卻是個很大進步。
接下來幾天,秦淮茹一直在為這兩個部門忙碌,政治部還給她調派了四名乾事協助。
她先找進步人士(婁半城)籌集了一些經費,然後租了一座離四合院不遠的一進小院,再把趙琴,三大媽,賈張氏這些積極分子吸納到兩個機構裡,然後把兩個蓋了公章的牌子一掛。
自此,交道口街區援朝會和婦女代表會正式成立。
不過也隻是大貓小貓兩三隻,以後如何發展還要她自己努力,好在這兩個機構的職能單一,加上援朝工作和婦女工作,正好跟秦淮茹現在的擁軍工作可以一起做,管理起來並不吃力。
讓秦淮茹沒想到的是,兩個機構掛牌第二天,劉海中知道二大媽成為援朝會的積極分子後,也找上了門,鬨著要加入援朝會成為積極分子。
秦淮茹給他解釋了半天,說這個積極分子沒有編製,沒有補足,更不是組織乾部,隻是名聲好聽。
但劉海中不在意,他當場表態,隻要是向組織靠攏的事,就算乾工作自己掏腰包,他也要參加。
還是那句話,對於積極靠攏組織,積極尋求進步,海中一生必定不弱於人。
對於劉海中這樣積極的群眾,秦淮茹是真不知道怎麼拒絕,最後隻能對他說:“二大爺您心向組織的決心我看到了,但是思想和覺悟同樣重要,我得代表組織考查你的表現。”
劉海中當場表示:“沒問題,秦主任你隨便考驗,我的思想覺悟一直都在不停的進步中。”
從此,劉海中進入了考察期,經過一個月的觀察,秦淮茹發現李毅說得也不全對,劉海中雖然不能用他去乾費腦子的事。
但是,用他去做費體力的事,絕對是把好手。
就像婁半城許諾的縫紉機到了後,秦淮茹打算把家裡的三間廂房改成了簡易工廠,她要搬去雨水的耳房,李長庚夫婦也要搬去自家的耳房。
搬家和改建工作,都是劉海中下班後召集徒弟來幫的忙,當然李長庚的徒弟也來了不少。
後來,秦淮茹看到四合院旁邊有一個被炸毀的跨院,打算把這裡重建成一個簡易工廠,土地申請過來後,劉海中又帶著徒弟忙前忙後。
上班期間,放工後來幫兩個小時忙,休息的時候就是一整天,這份積極,要說他思想覺悟不行,秦淮茹是真說不出口。
至少院裡的易中海是比不了他,易中海隻是帶著賈東旭幫過忙,其他徒弟一個都沒叫過。
這天晚上,秦淮茹好奇問了李長庚,“爸,一大爺在廠裡有多少徒弟?怎麼從來沒見他徒弟來拜訪過啊!”
李長庚不屑的嗤笑一聲:“他就東旭一個徒弟,去哪找徒弟上門?”
“真不知道他是怎麼想的,一點手頭上的活計,又不是什麼獨門秘籍,有什麼教不得人的,比他技術好的又不是沒有?”
秦淮茹若有所思的點點頭,自言自語道:“這覺悟不行啊!”
“看來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