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車上,李毅忽然想到剛剛那三名研究員裡除了那位前輩,剩下兩位都沒聽過名字,他心裡忽然有點不放心。
“首長,那三位同誌身家清白嗎?”
聽李毅這麼問,聶主任哪還不知道他在擔心什麼?大笑著道:“放心,都是信得過的同誌,家先同誌在燈塔畢業後,放棄國外優越的生活,一心隻為報效國家,這樣的拳拳之心我們不該懷疑。”
“齊峰同誌是家先同誌的同學,風骨作風跟他一樣,同樣值得信賴。”
“劉洋同誌48年就加入了組織,曾在東海高等大學就讀,還組織學生運動,雖然沒留過學,但在物理方麵卻有非凡的天賦。試問,一個沒去過國外的組織成員,我們用得著懷疑嗎?”
李毅不由暗自點頭,有些好笑自己的懷疑,既然能參與到這個項目中,聶主任哪會不調查他們的政治背景啊!
“倒是我想多了。”李毅笑著搖搖頭。
聶主任卻擺擺手:“小心沒大錯,你能往這上麵想,反倒是你政治上的成熟,不過這三人確實沒有問題。”
李毅笑了笑,沒有接這話,忽然問道:“既然劉洋同誌在物理方麵很有天賦,我們怎麼沒送他去北方學習?”
李毅對這點非常好奇,他在莫城的時候就了解過情況,很確信現在沒有從北方回國的公派物理留學生,那麼劉洋必定沒有留過學。
“哈哈哈,就知道你會問這事。”聶主任大笑著道:“這就不得不說劉洋同誌的信念,送第一批留學生的時候,本來是有他的名字,可他為了國內的教育事業,主動放棄了這個機會;甘願留在水木大學教授學生物理,為祖國培養物理人才,自己卻利用空餘時間向家先同誌這些海外歸國的學子,請教物理知識。”
“不得不說他的確很有天賦,僅僅靠著自學,理論知識就不輸那些歸國學子,在加入項目組之前,還多次申請去哈工教學,可惜這麼難得的同誌,老陳每次都拒絕!”
“而且劉洋同誌還是個孤兒,父母都死在了鬼子進攻東海的那場戰爭中,能有現在的成績難能可貴啊!”
聶主任歎了氣,忽然又道:“對了,劉洋同誌還是柳書記看好的人。”
李毅聽到這裡卻是一愣,瞪著眼睛驚訝的問道:“孤兒?他怎麼上的大學?”
至於柳書記他沒問,能被聶主任尊稱柳書記的也就那位了。
可一個孤兒,如何在舊社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