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講得有點多(1 / 2)

《四合院:開局加入萬歲軍》全本免費閱讀

聽到李毅話裡的苦惱,看著他那略帶沮喪,卻仍然還在仔細思考的表情,上位欣慰的笑了笑。

“不要灰心,現在不懂可以慢慢學。”

李毅下意識的點了點頭,腦子裡卻還在套用各種辦法去嘗試化解,他能想到的,就是用唐朝李世民的手段,權衡各方利益,先穩定內外,然後以溫和的政治手段慢慢化解。

不過,以當前的局勢來看,這顯然不行。

首先,唐朝立國之時人口不多卻地域龐大,老百姓的生活壓力要小得多,同時呢,信息的傳遞沒有現在快,這種情況下,操作的空間就要大很多。

其次,唐朝擊敗突厥之後,就是當世最強,他能用戰爭把國內矛盾暫時轉移一部分,戰爭勝利,各方勢力就會因為新的利益而產生分歧,他又有了許多操作機會。

而且,每一次戰爭的勝利,都能增加他的威望,皇室的威望,以及民心等等,讓他權威日重。

以軍功集團平衡世家,而不斷的戰爭,又能讓軍功集團隨時換血,如此就能讓他隨時都穩坐釣魚台。

可現在呢!沒有這個條件。

想著,想著,李毅又忍不住歎了口氣。

太難了!

上位見狀,搖頭笑道:“這個問題以後慢慢想,我再考教你一個以現下情況,今後有可能要麵對的問題。”

李毅聞言一愣。

不待他問出聲,上位繼續道:“自建國以來,湧入城市的居民越來越多,城市裡新生兒的誕生也越來越多,根據數據統計,以及我們最大的工業建設速度來估算,十年後,城市裡將會出現超過兩千萬的無工作待業青年。”

“兩千多萬無業遊民,如果不能好好安置,那無疑是個定時炸彈,也是個極大的負擔,你說說,這個問題該如何解決?”

聽到這個問題,李毅下意識就想到兩個字“插隊”。

這麼龐大的待業隊伍,如果不能創造產值,還一直待在城市裡,光耗都能耗死現在的計劃經濟製度,他們吃得用的,都得從農村運來,光是運輸上負擔,都要增加不少。

還不用說,沒有工作的青年,還沒有娛樂消遣,那是真不能預料會乾點什麼事出來,在治安方麵,絕對要下降不少。

改革初期,推翻這個政策的以後,大量知青回城,讓城市待業青年一度達到了四千萬,一時間還造成了不小的社會混亂。

可再想把他們送下去已經不可能,農村分田到戶,沒法負擔起他們了。

不得已,兩次嚴打因此誕生,雙軌製經濟也就此誕生。

乾部子弟倒賣批條等事情,也是從這裡開始,上麵在此事上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態度,甚至還有放縱的意思。

隻要你不太過分,沒人查你,管你。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