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苦笑的搖搖頭,心中對自己這個猜測很懷疑,但他能猜到的,也就隻有這個了!
不過,他在某件事情上提出的意見,卻是他用心去琢磨出來的,李毅在心中估算過,可行性十分大,如果這個意見真被采納,然後又有能力實施的話,那發展會成為真正的大踏步躍進。
但是,這糧食的產量,卻讓人擔憂啊!
想著這些事情,李毅心中就忍不住一陣苦惱,下意識就琢磨起了解決辦法,一步步去抽絲剝繭的規劃,完全忘記了一個現實。
這不是他這位置該去考慮的事情啊!
回到住所,李雲龍又逮著李毅一頓教訓,苦口婆心的做起來了思想工作。
李毅又是一陣頭大,做了好幾番保證後,李雲龍這才放過他。
得以抽身的李毅徑直回到了房間,他沒有休息,而是拿出了紙和筆,將目前的人口數據,人口增長數據,工業產值數據,農業正常產值數據,以及它們的增長率一一列舉出來。
然後根據現在的工業解決的人口就業率,以及農業可養活的人口基數,開始慢慢計算每年大概遞增的數據。
接著,李毅又用得出的數據,開始逐年套入的自己想到的那些辦法,以及大概在哪一年可以用到的增產技術,去推演。
這一推演起來,把精神投入到裡麵去的李毅,完全忘記了時間,整個人也感覺不到睡意。
不知不覺雞鳴聲響起,李毅好似沒有聽到,仍然在做著計算。
他身前放了幾個本子,每一個本子都記錄了一個方麵的發展數據,以及一個個不算複雜的數學公式。
又是許久過去,窗外的天邊已經出現了一抹魚肚邊,一縷縷微光透進了窗戶。
李毅還是沒有抬頭去看,他從六二年開始套入數據推演,現在已經推演到雜交稻全麵推廣這一年,也就是76年。
根據他的數據,如果沒有任何外力乾擾,毫無阻撓的推行下去,在這一年,全國的基礎建設,道路,鐵路,水利,公園,公廁等民生設施,能達到前世兩千年的水平。
工業產出能達到93,94年的水平。
李毅自己看著都有些傻眼,但數據就是這樣,這還是他刻意壓製了一些數據的結果。
如果以這個方法去做,不考慮天災人禍的情況下,這一年人口將超過前世達到10億以上,轉化到工業中的男女勞力能達到一億,轉化到基建的勞動力能達到兩千萬,以及五百萬的工程兵。
從事服務行業與公職的人員,大概在三千五百萬,沒有商業人員,沒有閒散人員,除去老幼,從事農業與畜牧業的勞力占4.5億,農機使用率能超過百分之二十。
這麼一步步轉化,一年一年增加,十幾年下來還真能達到這個水平。
前提是心往一處使,沒有天災人禍拖後腿。
當然,這隻是安李毅前世,這段時間應用的技術應用推演,如果整出幾樣新技術,這個數據還有變動。
這還是民生上,在軍事上的發展李毅沒有推算,如果按照這個發展,那也會強大許多。
這就是一切都按戰略規劃走的好處,沒有那些亂七八糟的商業利益爭鬥,沒有那麼多虛假工程,不用擔心資金鏈,所有材料全官方對接,一個任務下去,進度自然不同。
還不用擔心貪汙材料款,搞豆腐渣工程,因為所有民生東西,甚至老百姓的房子都是國家建了,家具統一標準配備,你材料也倒賣不出去啊!
隻是,這種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