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盆地、漢中盆地之間巍峨聳立的大巴山, 是四川盆地的天然屏障,綿延千裡的山脈為這片天府之國阻擋了來自北方的寒冷氣流。
受此影響,山脈南麓的植被多為常綠喬木,即便是初冬時節, 蜀道沿途的山脈亦是蒼翠一片, 林中還散落著烏桕、杉樹之類的異色葉樹。當這些樹木沾上雪色後, 整片山林就像是打翻的珠寶盒一般格外好看。
蜀川的雪景很美, 但是在雪天走路真的很難走。
新雪還好, 腳感和沙子差不多, 但一旦被踩實,加上一夜封凍, 雪麵和冰麵也就相差無幾了。
木白等人如今正行走在古蜀道最富有傳奇性也擁有最多故事的金牛道上。
作為最早開辟出的一段道路, 此處最近一次的大規模修葺要追溯到唐朝,此後的維護全靠當地民眾和官府。對於當地人來說已經走習慣的道路對於外人來說難度可不是一個等級的,而且棧道沒有欄杆, 這種天氣一個腳滑恐怕隻能得到一個十八年後再見的結果, 因此, 來往人群都走得極其謹慎。
有需要就有市場, 就在下雪翌日,棧道間的驛站中便出現了售賣草鞋的商販。商販販賣的這種草鞋編織得極為粗糙, 並不作禦寒用, 它的主要作用是利用幾根茅草作為係帶固定在原本的靴子上,以增加在雪地上行走的摩擦力。
彆看樣子醜了點, 但從沿途的普及率來看,這種方法相當靠譜,甚至一些稍稍富餘些的商隊給馬匹也穿上了這樣的“靴子”。
木白一行人的事前準備相當到位,除了攜帶了用以增加摩擦力的鞋墊外, 他們其實還準備了冰爪用以應對更糟糕的天氣,因此他們不是這些商人的招呼對象,但一行人對這草鞋墊還真的挺好奇的。
因為這草鞋名為“皇叔草鞋”。
一開始聽到這個稱呼,幾人還以為是自己的漢語不太好,直到看到了招牌這才大驚,隨即那在肚子裡滾來滾去的好奇心便悄悄冒了頭了。
好奇心就像是貓爪子一樣一下下撓著三個年輕人的內心,除了沒心沒肺不能GET到重點的木小文外,三人都對這個草鞋名字的來曆相當有求知欲。
他們都知道大明的皇帝是布衣出身,據說當年還極為窮苦,所以,莫非這個草鞋皇叔指的是洪武帝的兄弟?但是他們好像聽說大明好像沒有什麼王爺啊?
矮油,莫非是什麼王室秘辛朝堂機密嗎?三個年輕人仿佛聞到了瓜田氣息的猹一樣,頻頻探頭。
隻是不知道是這其中當真有什麼不能說的秘密,還是大家都對這個名字的來意漠不關心,直到抵達金牛道的著名關隘,也是這條道路上最大的休息、貿易點——劍門關為止,他們都不知道這個草鞋為何有了此名號。
不過既然抵達了劍門關,草鞋什麼的也不重要了。
作為蜀地的一處最大關隘,劍門關的威名因李太白的一首《蜀道難》一炮打響,自此天下人幾乎人人皆知在蜀道上有一座名為劍門關的雄關,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險峻。
靠著文化加持,劍門關的名氣甚至一度超過了一直在競爭“天下第一雄關”威名的嘉峪關和山海關,成為了人們一說起“雄關”二字就能在腦海裡自動聯想起的名字。
為了感謝李太白先生的熱情打CALL,劍門關附近的崖壁上還有金石匠人鐫刻下了這首《蜀道難》全文。這也是當地著名的打卡點,木白等人經過的時候可以看到有不少著藍衫、戴方巾的本地年輕文士遠遠看著崖壁上的文字在空地上謄寫,一個個的小眼神彆提有多傾慕了。
不過這種照著石刻一模一樣的謄抄需要相當功力,屬於文化人的專利,更多的人則是選擇在一旁排隊購買此處碑文的拓片。
蜀地自文翁入駐開啟教化之功後便成為了人文薈萃之地,蜀道雖難走,卻擋不住求知求教之人,尤其是自太白親至後,每個路過此處的人都得留下點墨寶。
於是便有有心人收集了各地大家關於蜀道的詩歌刻成了石碑放在這必經之處上,有了碑自然就有了賣拓片的生意。
不得不說這是一門很不錯的生意。漢文化愛好者阿土一看到那些由名家書寫大家刻製的碑文就走不動道,二話不說就丟下馬匹雙眼冒星顛顛地跑過去采購。
就連木白,也在猶豫好半晌後,沒抵擋住“來都來了”的魔力,也湊過去買了一篇陸遊的詩篇拓本做了旅遊紀念品。
不像後世僅僅是一個單純的旅遊景點,即便是大明已經統一的現在,劍門關亦是一個軍事重地,有軍隊駐紮。
不過自古關、城一體,每個關隘背後都會有一個大型的生活供應基地,劍門關亦不意外。
如今劍門關的關城內除了少部分軍戶家庭外,大部分都是在這裡世世代代居住的當地居民,這些人主要以開設驛站提供食宿和倒買倒賣為主要經營模式,已經是相當成熟的商業重鎮,這裡甚至還特地圈了一個區域方便來往商隊自由擺攤交換貨物。
除了對入關城的人審查比起彆處驛站更為嚴格,且時常有兵士巡查外,這兒和普通的城鎮倒也沒有多大區彆。
很久沒有自由奔跑的木文簡直樂瘋了,剛一被抱下馬並且從厚厚的褥子中掙脫了出來,拉著哈拉提就興奮地跑了出去。
對於這類文化產品,哈拉提和木文有著一樣的想法——完全沒興趣!在木白和阿土去排隊的時候,這兩個不知道為何玩到一塊去了的人已經手拉著手跑去采購當地土特產了。
鹵肉的香氣在他們還在半路上的時候就聞到啦!對於吃了好幾天乾糧的人來說,根本就忍不住啊!
作為“吃裡頭最有文化的,做文化裡頭最能吃”的蘇東坡的故鄉,能夠養出這麼個饕客,可見巴蜀美食文化之豐。
但說實在的,四川作為美食之都的資本其實並不雄厚。
成都平原周圍多為山地丘陵,雖然因為氣候緣故草飼資源豐富,但環境注定了這兒不適宜飼養大型牲畜,更無法做到大麵積放養。因而,作為人口稠密的巴蜀地區,供應本地常住居民的肉食就有很大壓力。
於是,為了滿足當地人吃肉的需要,也為了滿足口腹之欲,蜀人紛紛表示有條件要養,沒條件就想著法子養,他們開辟了一條飼養業中可謂全新的科目——不方便養大肉,那就養小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