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沾著朱色的毛筆將畫紙上最後一朵梅花瓣點上,這幅《九九消寒圖》完成的同時,也意味著一年春好時的到來。
在這個時代,夏冬都是一道生死坎,這兩個季節是天災人禍的高發期,尤其是冬季,比起夏日那些轟轟烈烈的大災和大難,冬日的死亡來得更加寂靜,無論南北,每年冬天都會有人在開春後發現自己的鄰居在安靜的冬日被奪走了性命
大明王朝使用的曆法和節氣是《大統曆》,在洪武十七年重修的曆法根據的是設立在大名都城應天府的紫金山天象觀測點,因此全國的曆法使用的都是南方時。
所以,當位於江南地區的應天府炸響第一聲春雷的時候,邊塞的大部分地區還在銀裝素裹之中。
但在這一日,無論是已經換下冬裝的南方人,還是依舊頂風冒雪的北方人,都有誌一同得遙遙衝著天空舉起了酒杯,共同慶祝春好時節的到來。
接下來,隨著越來越多的居民走出房門,走入日光下,當官府的衙役照例登門統計人數,他們驚奇的發現除了極少數的極端情況,他們身邊的人居然沒有減員!
在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眾人的第一反應都是不敢置信,他們已經很習慣在一個冬天之後接到親友的訃告了,但今年……來往的驛站也好,販夫也罷,誰都沒有帶來那用著素色絹布包裹的不詳之書。
“這,這定是仰賴聖上恩德!”一些淳樸的百姓思及此已是淚盈於頰,紛紛就地磕頭,麵朝應天府的方向叩拜。
雖然在上頭的貴人們看來,他們這些沒讀過書的老百姓多半是愚鈍的化名詞,但是這些生活在社會中下層的人最能感覺到社會的變化。
而在這個冬天,他們貓了一個紮紮實實,又溫暖又舒適的冬天。
有衣服穿、能吃飽肚子、有取暖的燃料,隻要沒有遇到被雪壓塌房子這樣的倒黴事,用老一輩的話來說,那真是睜開眼睛開始就沒過過那麼太平的一個冬天。
社會中下層的民眾是這個社會中最脆弱的存在,好的政策不一定能庇佑到他們,但糟糕的政策一定是他們第一個遭殃,換句話來說,要能讓老百姓感覺自己的生活是真正變好了,那也意味著這些政策的完善度已經達到了八成以上。
要達到這點並不容易,這一個安穩的冬天,是用大明朝從一品大員到無品小吏幾乎是全部的心力換來的。
這一點,就連朝中的臣子們都有些微詞,他們認為太子殿下在這方麵未免放了太多的心神,坦白說如今的冬天比之以往已經不知道好過多少了。
在各處堤壩先後使用了那種叫做“瀝青”的材料進行加固後,今歲夏日,大明雖仍有小災小難,但完全沒發生往年大決堤情況。
對於民眾而言,沒有發生這種大天災就是萬幸,大明如今的糧稅並不高,沒意外的話大部分人都能過個富足年,於朝廷而言,他們已經仁至義儘了。
與其將眼睛放在這方麵,不如看一看最近看著藩王們陸續出航邊塞少人鎮守而蠢蠢欲動的殘元?討論下是不是限製藩王出海次數,或者是出海人次,再研究一下長此以往可能存在的危害性和潛在威脅?
如果太子殿下不愛聽這個,那大家商討一下該給那些隨著船隻摸到大明來的海外番邦什麼待遇也是可以的,總之,沒必要在大家已經“儘人事”的事件上多費功夫。
在大明的第二個中樞心臟,也就是東宮所在的春和宮文華殿內,前來彙報的臣子們用比較含蓄的話語表達了如上這番勸諫。
當時木白就笑了,五官已經長開的青年麵容俊秀,遺傳自父親溫柔清朗的眼眸和來自母親利落乾脆的上挑眉在他麵上完美得融為了一體,顯得少年一笑起來,就格外明朗。
在大部分朝臣眼中,他們的太子殿下無疑是十分合格的儲君。
雖然年少時的舉動在人們眼中留下了幾分他不靠譜的印象,但考慮到當年還是太孫的這位殿下是在還是可以被原諒年輕氣盛的年歲做出這些事,自然不算扣分項目。
而且不管怎麼說,這位殿下是跑出去參加科舉,又不是出去玩耍,對於讀書人來說,這位憑著自己的能力考入了學子們最神聖的殿堂的太子殿下也是一種皇室對於科舉重要性的表態。
科舉不重要的話,太孫殿下也完全沒必要特地去參加是不是,無論在哪裡,實力都是重要的敲門磚,加上這幾年朱標給兒子請了不少儒師,每逢皇子講學的時候,太子殿下的表現也都是眾生無法挑剔的優秀,小小年紀接觸朝政之時更是謙虛謹慎,雖然有一些偏於工計的小愛好,但也算瑕不掩瑜。
除了有部分臣子認為他不夠強勢,辜負了身上來自外祖的血統外,臣子們對於大明的第三代還是十分看好的。
而就在這一刻,當這個青年緩緩放下撐住下顎的手,當他上挑了眉峰,當他收斂了唇角的笑意,冰冷得看著他們時,這些來到春和宮勸諫的臣子們猛然間發現,這位皇太子殿下表情和氣勢和他的祖父竟是一模一樣。
“我本布衣,”青年緩緩自座位上站起,一步一步走下,而他的每一步,皆氣若飛鴻,令這些臣子不由自主得後退,“曾祖父因饑餓而亡,祖母因饑餓而亡,叔伯嬸嬸或是死在戰亂裡,或是死在了饑餓之中,隻留下祖父一人,煢煢孑立,不得不入佛門求生。”
他說的這段朱家發家史天下可謂人儘皆知,洪武帝從不曾美化過自己的出生,即便在他登基後曾有臣子拿著“自古以來”的常規行為模式,勸他尋一個朱姓名人掛靠上以為自己的家世增添光彩,也被他直接否決了。
從他第一次成為北伐的主要力量寫下討伐檄文的那天開始,朱元璋幾乎是無時無刻都要向天下萬民重申自己的出身,“予本淮右布衣”更是他每每推心置腹時的口頭禪。
他沒有高貴的血緣,沒有英勇的祖先,沒有那“趙氏孤兒”般悲慘的出生,他就是華夏大地所孕育出的一個農民的兒子,一個被連年災禍逼得不得不遁入空門,舍棄子孫後代和姓名以求口飯吃的可憐人,是個在街頭搖尾乞憐求一條活路的乞討者,是個把腦袋拴在腰帶上的大頭兵。
朱元璋從不美化自己的過去,他甚至以自己過去的每份苦痛和低微為傲,因為正是那些沒有將他擊垮的苦痛,才養出了大明的洪武大帝。
朱元璋如此,朱家人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