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在場的所有師生,都在為甄澈的發言而傾倒,由鑫來臉上也出現了壓力之色,不過由鑫來也非等閒之輩,臉上迅即恢複了平靜。卻看吳世,氣定神閒,一副胸有成竹之態,目光堅定地注視著由鑫來,這讓由鑫來內心也生出了一絲亂意,好在他也做足了充分準備,在駁立論階段不分伯仲,質辯環節“由來是我”隊,略占上風,算是扳回了點局麵,成了平局。
但是由鑫來心中仔細分析後發現“目前雙方辯手中,尚未真正出手的便是吳世和自己了,顯然吳世這個桀驁不馴、不可一世的家夥很不好對付,自己是不是他的對手呢?”閃過一絲泄氣的想法後,他迅即又恢複了信心,“哼,老子也是學院第一,難道就比他吳世差?乾坤未定,我即為黑馬。”
自由辯論環節,雙方你一言,我一語,據理力爭,寸步不讓,吳世靜靜觀察,認真分析,細心地聽著對方三辯由鑫來的發言
“自古以來,政權更迭,神器易主,皆為有德者居之,三皇五帝,舉賢者登位,文武成康,皆有天德,春秋稱霸,以賢著稱,戰國七雄,一統歸秦,這些都是以德取位,傳之後世,而又因喪德辱國,對方辯友口口聲聲說,領導人要以才華為重,試問這些人如無德行,豈能為後世稱頌,孔老夫子,仁行天下,德感動天,為萬世聖賢,諸葛武侯,一諾萬年,鞠躬儘碎,黎民感恩戴德,這難道不是以德而顯的最好說明嗎,所以領導人應該以德為重。”
這一番言論,可謂滴水不漏,較之前者甄澈的發言,更具邏輯嚴密性和表現力,幾乎為無懈可擊之態。
正當眾人都為由鑫來而喝彩時,吳世忽然大笑了幾聲,笑聲漸止,全場也恢複了平靜,隻聽吳世朗聲說道
“對方辯友的一番言論,可謂精彩之極,大位陵替,九重易主,有德者居之,從古至今,無不如是,可德為本也,人之初,性本善,可見以德而論,人生而有之,何為以德服眾?造福蒼生即為德,何以造福蒼生?便須才也。三皇五帝,征戰四方,為人主者,以才而得,文物成康,一統四海,才服眾人,以馭萬方,春秋稱霸,戰國七雄,皆乃雄才之主又用經緯之才乃成大業,即便是我們的孔聖人,亦曾以其才華而輔佐魯昭公和魯定公,首開平民教育之先河,又培養七十二賢而出名,即便是七十二賢亦皆非等閒之輩,上至諸侯王公,下至平民百姓,可謂人才輩出。至於說武鄉侯,那更是有經天緯地之才而著世,我們不妨思考一下,如果沒有武鄉侯的東和北拒,何來劉備的蜀國基業,沒有武鄉侯的六出七擒,又何來蜀國百姓的安居樂業?前麵對方辯友說起《水滸》裡的宋江,豈不聞黑三郎也是馭人有術之人,水滸好漢歸附梁山,能尊宋江為頭領,絕非是宋江名聲在外而至,細翻《水滸》不難發現,宋江初到梁山,屢次掛帥,為梁山的基業立下了赫赫戰功,而彼時的晁蓋,卻端坐梁山之上,這說明了什麼?晁蓋臨終交代宋江的話“若那個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試問,晁蓋為甚麼不直接把頭領之位傳與宋江?宋江轉述晁蓋的話為什麼又變成了“晁天王臨死時囑咐‘如有人捉得史文恭者,便立為梁山泊主’”?最後史文恭為何被盧俊義捉到,宋江卻成了頭領?這恐怕不是以德為重能夠解釋的通的。”
吳世一連串的反問,早已使得由鑫來等人絞儘腦汁也想不出對答之語,這本費質辯環節,但吳世的反問又似乎不是質變,隻是正常陳述中的自問自答一般,於辯論規矩而言,並無違反。正當由鑫來等人麵現尷尬,無言以對之際,隻聽吳世正在朗聲說道,
“由此觀之,古往今來,凡成大事而造福萬方者,無不是以才而立足,以才而施澤,而後乃顯其大德,如若不然,才不堪其任,則不足以馭下,更不足以統兵,通俗來講,則是不能夠有效的團結周圍的人,反而會被那些居心不良者利用,致使作奸犯科者洶洶當道,獨夫民賊者紛紛秉政,受苦受累的還是最無辜的基層勞動者,因此為領導者,定當有知人之才,任人之才,馭人之才,容人之才,成人之才,故而領導人當以才華為重。”
吳世的發言,針鋒相對,采用“以子之矛,陷子之盾”的策略,可謂是招招致命,隻見由鑫來等人臉色蠟黃,張口無言,竟被吳世的發言嚇的目瞪口呆。全場所有人也被吳世的發言而震撼,幾乎陷於享受的狀態。這是舒中情含情脈脈地注視著吳世,對他的喜愛和崇拜之情不言而喻,然而她的這些表情和心理變化,都被一旁的喜悅看在了眼裡。
但喜悅卻裝作沒看到舒中情表情變化的樣子,說道“哇塞,吳世太牛了,簡直是我的偶像,我要是也能讀這麼多書,肯定會天天跟吳世有聊不完的話題。”
“切!”舒中情,嬌嗔一聲,發出嗤之以鼻之態,說道“看他那得意的樣子,有什麼了不起的,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樣子,還不是個榆木腦袋,啥都看不出來。”
“喔?是嗎?情姐,吳世看不出來啥了?”喜悅明知故問地說道。
正當舒中情想要回答之時,場上突然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定睛一看這情形,才知道大家原來都在為吳世的精彩表現而喝彩。
這才辯論賽到此雖未結束,顯然吳世的表現早已碾壓對手,在接下來的總結陳詞環節,正方派出了艾碩華,反方派出了賈東做總結陳詞,吳世準備的總結陳詞更是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由淺入深,鞭辟入裡,再加上吳世在自由辯論環節的無與倫比的表現,“吾言真懂”隊,大獲全勝,吳世也獲得了”最佳辯手“稱號。
比賽結束後,評委老師裡有一位老師把吳世叫住了。這位老師曾在學生時代也是個辯論高手,平日裡酷愛讀書,並對古今中外的名著也頗有見解,他便是機械學院赫赫有名的碩導危百尺教授。雖然他教的是機械設計,本有些乏味的機械設計,被他講的妙趣橫生,因此他在機械學院也是赫赫揚名,深受學生喜愛。
叫住吳世後,他和藹地說道“吳世,後生可畏啊,平時很愛讀書吧?”
“是,我沒事就愛翻翻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