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兒子、兒媳婦一個月來的殷勤對待,林父林母臉上終於漸漸有了笑容,之前那件事在二老心中造成的隔閡好像也在慢慢消散。
不得不說當鄭彩虹把害人心思用在討好人上麵時,也能做的很好。
這不,周末這天還計劃著帶一家人去公園玩。
老兩口一大早就起來了,不約而同換上各自最體麵的衣服,把已經泛白的頭發梳得整整齊齊。
林母還專門戴上自己最喜歡的一條紅圍巾,臉上的皺紋都仿佛被笑容撫平了。
囡囡聽到動靜想起床,卻被鄭彩虹一把按住“囡囡再睡會兒,時間還早。”
小丫頭揉了揉眼睛,仔仔細細辨認了一下牆上掛著的鐘表,困惑道“媽媽,不是十點要去公園嗎?”
現在都九點多了。
鄭彩虹把女兒按進被窩,聲音溫柔仿佛哄睡,臉上的笑容卻可怕而扭曲“公園媽媽改天帶你去,今天……可是你小姑父上門的日子。”
她受夠了這段日子以來的伏低做小,更可恨的是,林家這兩個老不死每個月跟她要二十塊錢的生活費!
女人冷笑一聲,眸中閃過怨毒之色。
小姑子在家白吃白住,還用老兩口給她的錢買這買那,要是都花在元寶和囡囡身上就算了,有時候買了吃的竟然還分給弄堂裡叫花子似的小孩,充什麼大方?!
在鄭彩虹眼裡,早就把林家二老的錢都當成自己的囊中之物。
前世原主每天在家勤勤懇懇乾活,跟保姆似的,照樣成為嫂子的眼中釘、肉中刺,更何況林敏兒?
再加上這些日子以來街坊鄰居茶餘飯後說的閒話——
“林劍他妹替他下鄉受苦這麼多年,如今回來了,是不是應該把工作讓給人家?姑娘家的有工作也好找婆家。”
“開什麼玩笑,你當鄭彩虹那小媳婦是吃素的?林家上下被她整治得服服帖帖,能給小姑子一口吃的就算不錯了。”
“唉,以後可不能給我兒子娶這麼厲害的媳婦,我家姑娘性子麵,不得被她嫂子欺負死?”
“……”
鄭彩虹聽隔壁張小花轉述這些話的時候,臉上的表情差點繃不住。
總之她現在看到林敏兒就渾身難受,急切地想讓她在自己麵前消失。
於是給小姑子找婆家這事兒,比上輩子提前了很久,差點打林敏兒一個措手不及。
此時,距離林家好幾條街以外的火車站迎來了又一批從鄉下回滬的知青。
知青在下鄉前大都是接受過教育的初高中生,儘管在鄉下勞動了幾年,但身上的書卷氣以及眼中對這座城市的歸屬感,還是很容易把他們分辨出來。
而在這些知青中,間或夾雜著幾個神情惶惑、與這城市格格不入的人,從衣著打扮和膚色來看,應是來尋親的。
那些下鄉年頭比較久的知青,在看不到回城希望的情況下,很多都選擇在農村成了家。
知青之間相互扶持成家的情況還好,可以一起回城,但與下放農村當地村民結了婚有了孩子的,那可就不方便了。
在時代洪流的裹挾下,無數家庭中上演著一幕幕悲歡離合,多少人為了回城選擇拋妻棄子、拋夫棄女……
令人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