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吃過飯之後,大家去看電影解解悶,但是花城說自己有事就先走了,然後郭鳳駿和齊家盛也離開了,唐興遠知道他們是1路人,不喜歡跟自己走得近,於是也就沒有管他們。
唐興遠看了1場電影回來之後,果然心情好多了,他想起了樂寒清最後留下來的紙條,才知道他們原本是不該相識的,隻是陰差陽錯走到了1起來的,而且樂寒清是監視唐興遠才到了小侯村,要是樂寒清沒有寒症發作,那麼現在他們可能是死對頭。
不管是無意相識還是有意離開,他們都是不可能在1起的,因為他們是擁有不1樣的人生的。
想到這裡,唐興遠逐漸將樂寒清遺忘,他現在的主要精力就是要把道路修好,將臨江鎮的經濟搞上去。
到56月的時候,剛剛修好的管河路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首先管河村的小麥和油菜大獲豐收,以往都是農民1擔1擔的往外挑,現在大貨車直接到了村子裡收購,降低了人工成本,同時又提高了銷售,農民很快就將手裡的貨物賣出去,然後又開始種植新的作物。
他們那兒新的作物就是席草,每年這裡種植了不少的席草,售賣的價格也很好,今年的道路通了,收席草的販子可以開著車子進入,也放出了風聲,提高價格收購,所以極大的促進了老百姓種植。
老百姓初步獲得巨大的利益,開始消費起來,以前不敢買的東西,現在也開始大量的買了,頓時臨江鎮街道上麵熱鬨起來,經濟也好起來,商店和超市人多了,生意也好了,鎮上的老百姓也收入多了。
鎮政府的領導見到這種情況,開始意識到唐興遠發展修路的重要性,同時也認可了綠色經濟的促進作用。
此時管河村的村長雷利和唐興遠等人商量了1下,想要在村邊開辦1個席草加工廠。
唐興遠覺得這個主意不錯,以前那麼多的席草被低價賣給了商販,製成的席子等產品還要高價買回來,實在不劃算,如果有了自己的席草加工廠,那不但就地取材,還能形成產業,吸引閒雜人員就業。
他對雷利的做法很是讚成,找了這方麵的專家來指導。
同時管河村的漁業也開始發達起來,因為道路通了,大量的魚資源開始對外銷售,雷利進行了市場調研,發現螃蟹銷路不錯,於是就鼓勵農民養殖螃蟹。
有閒散的農民見彆人種植席草致富,他們也開始包塘養殖螃蟹了,頓時整個管河村奔著小康致富的道路上走,也大大促進了其他村莊的綠色經濟發展。
6月底,唐興遠召開了1次黨員大會,主要是討論管河村致富的事情,要求各個黨員走到地方上去,走到田頭去和農民聊聊家常,知道他們的所需,然後指點他們種植特色農作物,為鄉鎮的發展奠定基礎。
就在管河村轟轟烈烈要致富的同時,第2條鄉村道路小侯村的道路開始興建了,修建的公司還是高華建築公司。
上次靳開來來這裡視察,表示縣政府拿出兩百萬的備用資金,唐興遠就打了申請報告,但是錢1直沒有下來,鎮政府隻好到銀行進行貸款,幸好唐興遠在銀行裡還有點人脈,很快就貸了5百萬,直接用於修路。
而此時劉傳鬆和蘇勇也積極行動,找了幾個讚助商,讚助了1筆錢,這樣修路的前期資金還是充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