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蘇啊,這幾家都是滿足要求的吧?”
“都滿足,他們做過的項目也挑了幾個考察了,具體比選指標我都在評審意見裡寫了。”
“倉儲項目會先開始一個,你覺得這幾家裡麵哪家比較適合做第一個項目?”
“這個還是領導來定吧,勞務公司這裡隻是走一個內部比選的流程,然後給各家打個分,具體哪家做什麼項目,可能還需要領導具體和他們談一下。”
沈昊應該是正在翻閱那些資料,片刻之後說:“我看分數最高的好像是李德新這個班組,你聊聊這家的情況吧。”
“李德新班組,從考察情況看,他這邊工種配置還比較全,大小項目也都做過,整個人看起來也不像是那種特彆計較的。不過這也隻是我個人的印象,畢竟我跟他也就談了幾次,具體還是請公司領導再麵談一下比較好。”
沈昊說道:“反正我們第一個也是嘗試性的項目,等我和章總彙報了,就安排跟他談一次。”
掛了電話,蘇琇文就給李德新發微信,表示這個流程已經走到了公司,如果公司有人聯係他,就是要和他麵談具體項目了。
李德新正在焦頭爛額中,因為校產辦項目被舉報,李德新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響,校產辦已經通知他,這次的項目已經被上級單位列進了當季度的重點複審項目。李德新知道校產辦的複審單位一直也就是那幾家,由著以往的關係,李德新和幾家複審單位都有過“交流”,應該是可以再次擺平,但是損失肯定是免不了的,因為幾家複審單位都不是省油的燈。不管哪家接了這個2億多的複審項目,開口幾百萬總是要有的。
李德新的注意力開始轉到江盛的倉儲項目上,原本這類改造項目並不能入他的法眼,主要還是投資額偏小的關係,但是近幾年的形勢確實是有些嚴峻,李德新也不能看著有項目還不做了,於是跟進倉儲改造項目的頻率明顯加快了。
江盛裡,章勇聽從了沈昊的建議,在詩臣提供的庫房資源裡找了一個本地的中型庫房開始租賃談判,經過兩輪和庫房產權單位的協商,直接簽了一個15年的物業租賃合同。隨後章總在和李德新簡單麵談後快速確定了第一個倉儲項目的實施班組,授權沈昊和李德新簽委托改造合同。
李德新也是說到做到,合同一簽就給蘇琇文捧去了10萬現金,蘇琇文在幾番推脫之後還是收下了。這是蘇琇文多年江盛生涯中第一次拿到這種比較大的回扣,開始的幾天還有些憂心忡忡,隨著時間的流逝,蘇琇文忽然覺得其實這也沒什麼。在她的理解中,自己隻是給李德新介紹了一個項目,又不參與後期的結算,並不能算是一種利益交換,充其量隻能算是一筆居間費。
黃野平又召開了海營公司的辦公會議,這次會議的主要目的是機構調整,黃野平意識到這次的調整一定會引來各種紛爭。因為近一段時間,公司裡的各種矛盾正在慢慢激化,某些自以為公司“老人”的員工已經不像前幾年那麼容易拿捏。
這個會劉虹靈卻並沒有參加,地區派出所剛剛來電話,她的無業丈夫因為按摩上頭被抓了現行,劉虹靈正趕去領人。
“今天我們這個會,主要是想通報一下公司後期準備進行的機構調整,這個事我和崔副總商量好幾次了,我們的意見也基本統一……”
坐在黃野平身邊的就是海營的常務副總崔元彬,他的年紀和黃野平相仿,適中比例的臉龐配著中式外套,整體的氣質較黃野平更加沉穩。
“接下去,海營準備成立四個事業部,原來的業務部門全部納入到事業部體係裡麵管理,這四個事業部就是行政事業部、造價事業部、監理事業部和全谘事業部。”
在場的中層未免有些奇怪,海營公司一直都隻有造價和監理兩個板塊,又哪裡一下子出來一個全谘事業部。
“行政事業部由袁星雯擔任總經理,造價事業部由林鵬擔任總經理,阮慧麗擔任造價事業部的副總經理,監理事業部還是夏溪若來負責,最後這個全谘事業部,我已經找好了負責人,他叫程宗唯,目前他還是一個兼職代管的狀態,可能稍後一段時間大家就會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