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徹夜未眠(1 / 2)

末路之戰 墨羅測 3101 字 9個月前

臨近半夜的時候,徐潔給程宗唯發微信問:“這一周你會來嗎?”

程宗唯有些意外,因為還沒到周末,之前的徐潔都不會問。

“你有安排?”

“我找了個工作,是一家商貿公司,先做著看,周末可能還要上班。”

“那你就先好好上班,我們反正什麼時間都可以見麵的。”

“好,我就是先和你說一聲。”

“知,你早點休息。”

這個通宵的工作量是巨大的,有了程宗唯和苗書雲先前對海營現狀的判斷,其實已經可以看出海營目前正在一個非常危險的階段。業務主要隻集中於兩到三家集團,業務線的支持無疑是極其脆弱的。在這種前提下,程宗唯已經向黃野平提出需要業務變革,雖然江盛飛檢的項目已經讓黃野平看到了創新業務的優勢,但是他卻始終顯出一種猶豫的狀態,既想通過業務變革來拓寬海營的方向,又怕因為業務延伸而失去了對海營的絕對控製。

黃野平一直認為如果是新設業務模式會導致從頭開始的努力,其實他考慮更多的是需要清洗現有的人員,新招入一批適合新業務推進的人員。這樣的話不免會有前期試錯階段的大量投入,但是在程宗唯看來,世界上從來就沒有從零開始的事情。一旦當一項工作進入到考慮範圍,那它就已經有了思想基礎,這才是要做一件事最大的的準備環節。從來不會有人做沒有基礎的事情,要做成一件事,思想基礎和行動基礎是關鍵,所以有時候隻是因為大家想得太過複雜,以為有這樣那樣的坎坷在等待,人生很多的猶豫都源於此,往往在等待中失去了最好的時機。

海營畢竟是需要首先確定未來的方向,根據行業在這麼多年的發展,說到底不外乎一句話: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業務同樣也是如此,發展的初級階段往往業務細分,業務細分才能照顧到更多並沒有綜合能力的人,但是市場一旦成熟,細分型的公司就會麵臨投入和收益的不平衡,同樣養了一百個人,每年支出了一千萬的費用,卻隻能營收比支出稍稍多出一點的款項,無疑等待海營的就是沒落和裁員。隻有將一百個人的業務拓寬,才能產生真正的利益。況且在谘詢行業來說,業務很多時候隻需要有效地整合,觸類旁通的前提就是通過簡單的彙總、整理來快速熟悉。

當變革進入到深水區時,變革的對象自然會浮出水麵,那些不適應變革的人早晚會流轉出去,去到他們覺得適應的公司去繼續組成企業的各種層次。現在唯一的疑問是怎樣通過黃野平的決心來實施變革,如果沒有決心,一切還是會和以前一樣隻是停留在偶爾一現的想法中。

程宗唯意向中的方式就是參考江盛飛檢項目的途徑,對產業鏈進行分塊,進而形成對整個項目管理階段的業務設置。這樣既可以充分利用原有人員和業務成果,也可以穿插進新的服務內容,在他的曆史經驗裡,谘詢的業務從來都是由人來進行設計和開發的。這一點在詩臣當時的改製中也非常明顯,隻不過離開了程宗唯的詩臣,可能已經不會再把這個方向堅持下去。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