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官方指導價(2 / 2)

沈安 盛世小地主 3145 字 10個月前

這個年代,當然沒有“內卷”這個詞。

但道理卻是一樣的,當競爭對手出現,便自然而然會形成內卷效應。

不過沈安想表達的卻並非此意,而是想給這些人引入一個概念,競爭者!

眾人紛紛皺眉,真的會有一群這種人嗎?

那不是傻子?

“我想到時候各位大人,就算不願意,恐怕也不得不願意吧?畢竟俸祿減半也還是能活下去的,對吧?”

沈安調侃一笑,隨後解釋道:“對付商賈其實也是一樣的道理。”

“本官並非想要提高關市稅,本官是想將所有的商賈全部納入到征稅範圍,由工部核查商賈每月的進出賬目,核定稅額,按照十抽其一的比例征繳。”

“同時朝廷開設一家官方商行,貨物類覆蓋全行業,同時經營錢莊、典當等,所有貨物和服務的價格明碼標價,這樣的話,其他商賈就算想要漲價,也定然要掂量掂量有沒有實力和官方商行抗衡。”

此話一出,全場炸鍋!

這真是個絕頂的餿主意!

大梁國上下,從朝廷到民間,誰都看不起商賈,沈安竟然想讓朝廷親自出麵做生意?

這不是開玩笑嗎?

不過……

方法卻似乎有可操作性!

他們都聽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所謂的官方商行,其實並不是以賺錢為目的,隻是平衡市價的作用。

用後世的話來說,那就叫“官方指導價”。

陳友低頭凝思了許久,除了以朝廷之名有些不妥外,似乎並沒有其他壞處,他摸了摸下巴:“沈大人這個法子倒是很有見地,如此的話,倒是可以將那些隻在本地經營的商賈納入到征稅範圍。”.mm..m

“以京城為例,至少能增加上千戶的納稅商賈,每家每年就算上繳百兩銀子,朝廷一年也能多收入十萬兩!這還僅僅隻是有名有姓的商賈,和京城一地,若是全國範圍的話,恐怕至少在百萬兩以上。”

陳友作為工部虞衡司的員外郎,對於京城商戶情況還是很了解的,他所預估的數額,還算是保守估計。

其實遠不止這些,就好像沈家作為皇商,每年的營業額在百萬兩左右,十抽其一,光是沈家一戶就能貢獻十萬兩左右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