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若羌之後,在道路上兩人有兩個選擇:繼續沿著315國道去海青省,或是向北巴音郭勒、吐魯番。
張楠選擇沿著315國道走,不過在進了海青生之後,向北轉305省道去敦煌。
一聽這安排,關興權道:“那段路可不好走,除了山區就是沙漠公路,特彆是900公裡路中間隻有個茫崖行政委員會是個縣級單位,其它隻有石油工程隊和一些小鄉鎮,每個地方之間距離一個不留神就是上百公裡!”
中途好像還有個縣,不過距離敦煌已經很近了,可以直接忽略。
不過話雖這麼說,但兩人還是決定走張楠選擇的這條路:因為關興權也想去莫高窟看看。
至於天氣實在太熱的問題,熬過戈壁灘那一段,在河西走廊有好幾條公路通海青省,拐個彎直接能給你降溫。
不過到時候兩人估計也沒心情去看什麼青hai湖,很可能會沿著河西走廊一路狂奔去陝省。
“到了陝省,我們還要順道去三個地方看看。”
“要挖東西?”
“不好說,有兩個地方要是能動咱們就下手,另一個地方就去考察一下,就是能挖也動不了,我們的車子太小。”
吉普車太小?
那會是什麼?
當天,在若羌的郵電局,張楠給家裡發了份電報,報個平安,順便說明要晚一段時間才能回去。
這年月電話打不通,那也就這個辦法通訊快一些,如果寫信會讓你感覺慢得絕望!
接下去三天時間,兩人就駕車從若羌狂飆到了敦煌!
這可真是狂飆:一進入阿爾金山脈後,這車速根本提不起來。車速慢的像蝸牛,很多地方哪是什麼公路,就是平一點的台地,完全靠時間堆路程。而進入戈壁公路後,道路筆直,兩人最高都彪上了100碼!
半道上還碰上一輛拋錨了的老解放大貨車,看到張楠他們的吉普車過來,兩個貨車駕駛員那是高興呀!
這兩位貨車司機拉了一車的西疆乾貨去海青,結果火花塞出問題——隻有一個備品,但前後竟然壞了三個!
老司機有老司機的辦法:如果在平原,少兩個氣缸都能開(這可不是開玩笑,三四十年前的貨車司機真能這麼乾!)。但這是在阿爾金山山區,加上是重車,兩人直接傻眼。
怎麼辦?
傻等!
長跑偏遠地區的人,車裡都準備有十天半月的生活備品,不然能把自己餓死、渴死!
不過等到第三天才有車子經過,這可是國道!
張楠他們當然有火花塞備品,還是整整一盒。
長度不一樣沒問題:一試,直徑一樣就行,加上墊片就ok。
給對方5個火花塞,貨車駕駛員直接送了兩人一大口袋的葡萄乾,足足有個十來斤!
這會的司機們都會互相幫助,特彆是在這樣的道路上,保不準什麼時候自己就會碰到困難。
幫人就是幫自己。
第一天夜裡,兩人為了趕路而錯過了居民點,乾脆在車裡睡了一覺——這是在阿爾金山,保不準從山上下來頭雪豹,車裡安全點。
沿路遇到好幾個鹽湖,荒涼!
當進入s305省道後,麵對的就是茫茫戈壁灘了!
在敦煌待了一天,張楠拍了不少照片。
因為去莫高窟的路上會經過敦煌的那個小型機場,關興權還打趣道:“要不你坐飛機先去西an?”
“扯吧你!”
一路過瓜州、嘉峪關、酒泉、張掖、武威、蘭zhou、直到寶雞!
關興權興致很高,目標就在眼前,不過張楠到城南一處叫做益門的村莊晃蕩一圈後,兩人死活高興不起來了。
“有寶貝?”
“有,非常珍貴。不過離村莊太近了!而且至少在地底下五六米,一下子也出不出來。”
呼了口氣,“算了,這世上就沒十全十美的事,好東西不可能全歸咱,就留給考古隊吧。”
他不是打不了這個深度的盜洞,但想想自己的身價,根本犯不著把自己置身於如此的危險境地:不是說犯不犯法的問題,而是盜洞本身——那是把腦袋栓褲腰帶上乾的活!
關興權覺得有點可惜,不過也不勉強。
既然放棄,兩人也就不再留戀,取車前往西an。
中途經過眉縣,驅車前往一個叫馬家鎮楊家村的地方。在一片距離村莊較遠的土崖前,張楠用金屬探測器橫向試了試。
“劈裡啪啦”亂響。
“關哥,你來聽聽!”對著上頭望風的關興權喊道。
換人望風。
一番查探之後,等兩人最後都收拾好東西時,關興權才問:“好像是銅器,應該有個一兩米深,而且東西還不少!”
“這趟我們帶不走,這車子就裝不下。咱們這會就是認認門,至少還有個十年時間給我們,不急。”
既然張楠說不急,那關興權更不急。
到西an住宿前,兩人還跑到城北一個叫十裡鋪村的地方——地方很好找,那裡有一個巨大的磚窯廠。
“阿楠,這裡又有什麼東西?”
“我最喜歡的,黃金!”
“你都有兩個多億美元了,還怕沒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