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多小時後,張楠發現有個賣二手貨的攤位上有一大堆的舊書,邊上還有個大框,裡邊也都是書,很多書看著都有不少年頭了。
看不懂,那些文字反正不是英文。
不過妮可倒是停下來翻了翻,在攤位上買了本1902年印刷的意大利文《十日談》,保存完好但不便宜,折算起來要20多美元。
看不太懂也買,大概她喜歡這書。
攤位上的書精選過,基本上要5美元以上,攤主說那框子裡的書相對要便宜些。
妮可有興趣再找找,張楠也好奇的去翻了翻。
意大利文不認識,英文的還是看得懂的。
忽然,原本被壓在筐子裡比較靠下位置的一疊很特彆的書籍被張楠翻了出來,當看清楚是什麼時,他的手都不禁微微緊握了一下。
整整五本,黃絹麵,開本極大!“長50.3厘米,寬30厘米,明營造尺高一尺五寸六分,寬九寸三分。”
張楠手裡捧著書,腦子裡不禁冒出這個年頭。
書左開,書衣正麵的左上方黏有一個長方形的書簽,框內題“永樂大典”四字!
對,這是《永樂大典》!
手中第一本“永樂大典”四字下書:卷一千八百二十一之一千八百二十二,五本一看,都是連著的,一直到卷一千八百三十。
書衣用多層宣紙硬裱,最外麵有一層黃絹連腦包裹,全書格外莊重,全書基本無損。
書頁內容是用朱、墨筆寫成:朱筆用來繪製邊欄界行,書寫引用書籍的著者和書名;墨筆用來書寫題名、卷數、韻目、書籍正文並繪製圖畫;圈點是用內空外圓的蘆、竹、骨或玉製筆管蘸上朱砂印泥戳上的,紙色絕對四五百年以上。
張楠認認真真看了兩頁,一切都對,這是嘉靖時期重抄的基本錯不了:這一冊內記錄的是道家精典,每一葉朱色的邊欄界行都是用手繪製、而不是印刷,用的是明代官用的楷書:館閣體一筆一畫抄寫出來的!
張楠一示意,保鏢一問價:5本一共一萬裡拉,不到兩美元一本!
500年以上的華夏文化瑰寶,在這個二手書攤上就賣了1美元多點一本!
付錢,張楠把那個框子翻了個地朝天,再找不出第六本。
那個攤主在一邊嘰裡呱啦一頓話,似乎有點不高興,但也不敢罵人。
“艾倫先生,他說就這5本中國舊書,沒了。”保鏢翻譯道。
“哪來的?”
保鏢一問,那人回了幾句。
“一處老房子重修,前兩天他從那弄來的,都在這了。”
“那房子呢?”
“拆了。”
“讓他帶我們去,給他500美元。”
保鏢先沒給錢,而是亮了一下西裝衣襟,這才拿出500美元給攤主。
攤主臉色都變了,隻得和邊上的攤主說了兩句,跟上張楠一夥人。
半小時後,張楠一群人到了一幢正在修繕的老房子旁:得到張楠示意的幾名保鏢這會搞得就像黑手黨,叫住正在施工的工人,詢問以前所有從房子裡拿出來的紙張都去那了!
還好,這兩天沒下雨,那些弄出來的雜物也還沒有被用走,就堆在房子的院子裡,小山一樣老大一堆!
工人們誰都不敢動,生怕惹來麻煩。
張楠一指那個垃圾堆,“傑克,帶人給我翻!找到和這本一樣的書,散了的一頁我獎100美元,完整一本獎1萬!”(。),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