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以前的龍基本是三爪的,有時也有前兩足為三爪、後兩足為四爪的情況。到了明代流行四爪龍,清代則是五爪龍為多。
至於老百姓‘五爪為龍,四爪為蟒’的說法,是清朝那會才開始有,主要作為皇帝與下臣服裝上紋飾的區彆。
皇帝穿龍袍,其它皇族和下臣穿蟒袍,但這隻是名稱上的差彆而已。
無論三爪四爪,其實它還是龍。”
說著接過薑愛華手裡的梅瓶,道:“這是個乾隆早期的梅瓶,還帶點雍正器物的風格。
這三爪龍的紋飾在清代一般也就雍正時期有,我就有個清雍正青花海水龍紋長頸盤口瓶,主體紋飾就是一條五爪大龍高高在上,三爪幼龍在下昂首呼應,寓蒼龍教子。
那條高高在上的五爪龍象征皇帝,三爪龍象征皇子,就是體現雍正與皇子之間父子情深的一件玩意。
不過你這件梅瓶的三爪正麵龍在雍正那會好像就沒有,應該是乾隆朝的獨特創造。
我推測是承繼雍正蒼龍教子的圖樣寓意,這三爪龍皇子弘曆那會已經繼承大統,所以要以正麵龍表現天子形象。
不過弘曆要尊懷父皇,仍然以五爪減二的三爪形式表現當朝天子乾隆本人,寄托緬懷他老爺子。
這個形製的器物在乾隆朝燒造的時間應該不長,所以會比一般的龍紋標準器梅瓶要珍貴些,你可彆到時候搞得三瓜不值兩棗的處理了。”
聽張楠這麼一說,薑愛華腦子一轉,道:“我送我爸去,到時候這玩意還是我的!”
“哈哈...”
這東西要是送他爺爺可能不合適,老爺子年紀太大了:不過他老爹也就60來歲沒問題,還表明自己會做個乖寶寶,合適!
至於這個梅瓶將來的價格張楠沒說:都不用二十七八年,過個十三四年就夠了,21世紀初就至少是上千萬的價!
同一般的乾隆青花穿花龍紋梅瓶相比,價格至少是幾倍的分彆。
自己已經有一對了,犯不著什麼都往自己家裡搬:就算是留個後手,單單這個瓶子在10年後就會是個善緣,何樂而不為呢。
......
東城稍微遠一點,而這80年代的京城東南部說白了就是城鄉結合部,房子低矮零亂——不僅僅如今,就算十幾年後,這京城東南部的發展也壓根比不上西北部!
2000年左右張楠到過幾次京城,西北部二三環之間那時候已經很繁華了,這東南側就算在二環附近,給人的感覺還是城鄉結合部,壓根沒法和北邊比!
城鄉結合部高房子不見,低矮破舊的倒是不少,道路也狹窄破爛,外加目前已經開始出現的流動人口,就一個亂!
張楠看著一路上這廢品收購站的招牌有不少,大概也是城鄉結合部的一大特色吧。
20年後也是如此。
兩輛大奔出現在這一片,一路都引起不少人的注意。
等到了那個老林的廢品收購站,都讓裡麵人吃了一驚。
還好,下來的有熟人:聯防隊陳隊長。
張楠一下車,看到這個收購站規模還不小,一間直通的倉庫型大房子,對穿還能看到後頭還有個堆滿廢舊物資的院子。
嚴國豪在邊上道:“這個老林的收購站是掛靠在這一片的供銷社下邊的,有執照,附近那些小的收購站很多時候都要把東西賣給他。”
“嗬嗬,破爛大王,外加廢品霸王。”張楠笑著說了句。
嚴國豪這是笑著點點頭,就是這麼個人物。
這會很多行業其實都是被壟斷著的,計劃經濟還占主流,而有少部分半放開的,能一頭鑽進去的其實基本上都是關係戶,就看你關係硬不硬了!
這讓張楠想到了東北的那個喬四,在被槍斃前不就是幾乎壟斷了冰城的拆遷市場和建築市場嘛,官-匪勾結,把那邊搞得烏煙瘴氣!
“這會那個喬四就應該已經在冰城呼風喚雨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