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參觀石窟群讓張楠露了一手自己對於曆史古跡的知識,還結合了敦煌石窟讓一同來的人知道了什麼是支提和毗訶羅。
支提就是塔的意思,支提窟在洞窟的中央設有塔,所以又叫塔廟窟,在敦煌就有改良的。這類支提窟的規模一般比較大,因為它是供信徒回旋巡禮和觀像之用,類似於廟宇中的大殿。
毗訶羅,即僧院、精舍之意,就是僧侶住的地方,其中也有壁畫和佛像,但複雜程度完全沒法和前者相比。
參觀完洞窟,時間剛好是下午兩點,中飯安排在景區**最高檔的一家印度餐館。對這一帶的印度人而言,這個點上吃中餐算是早的。
張楠幾個早餓了,要不是帶有點麵包,估計連遊覽的力氣都沒了。
也幸好景區內有這樣的高級餐館,不然彆說吃飯,妮可同珍妮要上衛生間都是個大問題——常見的印度廁所就彆提,想想都可怕!
好吧,高級餐廳最高級也帶個“印度”前綴的,姐夫他們的“作戰物資”算是真正拍派上了大用場——每人一個大盤子,中間似乎是一塊麵餅,上邊還有個煎蛋。
盤子裡還孔雀開屏式的放著8個直筒筒的不鏽鋼小碗,張楠隻認出來其中一個小碗裡似乎放著的是炸雞塊。
紅的綠的黃的黑的...8個碗裡有7個裝的都是糊糊,反正聞著全是咖喱味。
陪同的外事處那位米塔爾還挺熱情的介紹:其中一個“糊糊”裡還有羊肉——聽著聽著張楠明白,這大概就是印度人眼裡的大餐,而且也知道在印度羊肉的價格非常貴。
不過張楠就嘗試了一口煎蛋——聞到這味胃都抽抽,想起“往事”後哪還敢再吃!
借口水土不服、胃口不佳,張楠就和兩個女人就吃了點麵包。
連保鏢們都差不多,那些糊糊打死不動,就吃了點麵餅、煎蛋和炸雞塊---一開始百分之八百沒吃飽。
還好這是家高級餐廳,也常有西方人來此用餐:現烤的西式麵包還是有的,至少不用吃帶來的冷麵包,這算唯一的好消息。
不用擔心餐廳的麵包不衛生,烤箱裡溫度高,就算有細菌什麼的也都完蛋了。
而且張楠懷疑外邊小溪裡的水質都比孟買城裡的自來水要好,至少沒有多少汙染。
感謝樹林和山。
一吃完就要離開阿旃陀石窟,這裡處於真正的印度辦山區農村,車隊剛開出不久,正在為自己接下去這些天肚子擔心的張楠,突然發現了一個新大陸!
“阿廖沙,通知前導車停車。”
老板下令,大塊頭立刻拿起對講機呼叫。
發現什麼好東西了?
很簡單,邊上是農村,張楠看到了一群到處亂跑的雞!
彆想歪了,就是長翅膀的那種,正宗的印度土雞,不是孟買城裡那種養雞場養殖、連毛都沒張齊的歐洲種肉雞!
眾人一下車,坐在前車的米塔爾走過來,“艾倫先生,有什麼問題?”
張楠有點不好意思,一指路邊不遠處正在找食的雞和幾個路過的農民,“米塔爾先生,我想買些活雞帶回去。”
印度先生眼睛都快瞪大一圈!
好吧,米爾塔也接待過不少外國人,對印度飲食不習慣的人也見過很多,稀奇古怪的要求也對付過不少,不過這農村現抓活雞的戲碼還是第一次遇上!
米爾塔出生在個婆羅門家庭,壓根就沒碰過活雞,這下不知道該如何處理。
他也沒有同農民打交道的經驗。
彆看不起印度農民,印度的一些地方報紙上常刊登“某某農民一家20口前往歐洲旅遊一月”這類的消息。
當然,印度媒體和官員眼裡的“農民”這個詞完全是褒義的,而且農民還需要不交稅,收入比絕大多數公務人員都要高,甚至高出幾十上百倍!
因為“農民”這個概念在印度,一般指的是至少是富農,說白了就是地主:換成華夏的概念,就是至少家中土地幾百畝,甚至成千上萬畝的那些地主。
印度不少地主也乾活,不像“劉文采”,隻不過一般乾得是技術性的農活,比如駕駛拖拉機耕地這些,其它活雇傭的雇農在呢。
而且印度的農產品價格一直很穩定,加上印度政府還會給不少農業補貼,所以“農民”的日子過得很滋潤。
加上這些農民一般都是高種姓,去歐洲來個全家七國豪華一月遊也就不是天方夜譚。
那那些雇農、土地少的人呢?
不好意思,印度不少高層人士眼裡壓根就沒把他們歸入“農民”的範疇。
外事處的沒轍了,不過帶隊軍官出生農村,有辦法!
帶了兩個警察去了村莊,找到地主,很快就和主人家帶著五六隻活雞回來了,還用個竹筐裝著。
原本那位地主聽說是外國貴賓要買活雞,雖然很奇怪,但還想請大家去家中做客,至少去喝杯提前的下午茶。
印度地主,很多可是大大滴有錢!
拖拉機開,豪華越野車也開,小地主家裡都隨隨便便至少四五個仆人,多的幾十上百個仆人伺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