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老大說的是張楠桌子上的那根權杖,他感覺這根棍子實在有點太醜了,完全不符合華夏人的審美觀嘛。
這玩意在哈博羅內也見過些類似的,但沒一條看得順眼的,真是一條比一條醜。
這裡是非洲,權杖常見,但除了撒哈拉以北,就沒什麼順眼的款式。
這非洲的權杖起源於武器,從舊石器時代最初的木棍,發展到冷兵器時代有些還帶著鋒利尖刺,說白了最早就是種武器。
北非的古埃及人還常常給它加上一個圓頭,利於提供強大的打擊力;而在南非,有些權杖大到能砸碎牛的腦袋,需要雙手握持。
現在舊石器時代就開始有的木棍已經演化為政府機構、部落、大學或其他機構的禮儀錘、權杖,繼續顯示著權威。
現在全世界範圍內外,權杖也就是在整個非洲還算非常普遍,撒哈拉南北都一樣,上至國王下至酋長,幾乎都有一個權杖作為權力的象征。
在非洲大陸上,最喜歡權杖的大概就是博茨瓦納,在這,部族的土王、酋長,鄉下的族長、村長、長老,城裡的軍官、警察,都常常隨身帶著一根小棍。
關興權等人在哈博羅內看到的那些警察和軍官手裡的小棍可不像西式的“文明棍”,很有非洲特色,有的包著皮毛、畫著圖案,有的乾脆光禿禿,就像根趕牛棍,什麼裝飾都沒有。
但就算再簡陋它也還是權杖,在博茨瓦納有資格攜帶它的人,都有身份、會受到尊重。
不過因為曆史的原因,這會開始盛產鑽石的博茨瓦納為世界許多王國的權杖、皇冠提供了璀璨奪目的裝飾品,可他們自己的“權杖”卻都還是相當樸素。
這是因為博茨瓦納建國才20來年,但博茨瓦納人養牛放牧的曆史十分悠久,“權杖”的前身正是放牛的棍子。
因為有牛的人受尊崇,所以拿著放牛棍的人自然就是最有身份的人!
至於鑽石?
發現鑽石也就20來年,沒那個習慣。
這邊張楠聽到關興權的話,說了句:“我拿那個玩具,合適嗎?”
“有什麼不合適的,又不是要你每天拿著去趕牛。以前是玩具,今後在你手裡就是權杖,氣死英國佬!”
張楠一聽,哈哈笑了起來。
博茨瓦納可是留在英聯邦內的,自己這個部落酋長手裡拿根比英王權杖還要誇張的鑽石權杖,還真有點黑色幽默的味道。
就不知道英女王會不會給氣出內傷來。
張楠笑完,這關興權臉色一正,道:“不說虛的,你這酋長頭銜和土地都是世襲,放在華夏古代那就是‘世襲罔替’,牛了!
你那玩具將來給誰?還不是你的孩子,世襲罔替,多好。
權杖也流傳下去,男的女的都一樣,你愛給給誰。”
聽到這,張楠覺得有理。
拿起桌子上的木棍看了看,研究了一下上頭的那段浮雕圖騰,覺得加到自己那條還在設計階段的權杖上問題不大,不會有礙觀瞻。
“嗯,好想法。”
這就定了,等回去讓人把圖騰拓下來,加到那條將會出現的史無前例的鑽石權杖上。
不過,真的讓喬舒亞將部落圖騰刻上權杖,自己將來到這邊也不可能手裡一直拿著那玩意晃悠,那是250!
全世界最大的鑽石、前幾的鑽石、數得著的紅寶石……拿著在半沙漠荒原上“指點江山”,邊上跟著一群保鏢和非洲黑哥們屬民……
畫麵太美,不敢多想。
把心裡的話和關興權一說,關老大這腦子一轉,出了個腦洞大開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