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寫著是紅寶書呢,你告訴我不是?
關老大在班長麵前是要小心翼翼:這三年項偉榮惡補英文,不僅僅是口語,文字也能看個八九不離十。
就在眼前放著呢,項偉榮認得字。
關老大連忙把“書”拿起來給班長,這下才看清楚:這還真的不是本書,而是個做成書外表的盒子。
應該是個禮盒,一打開:是個槍盒,裡邊用紅色綢緞隔成分開的凹格,放著一支“將軍手槍”、兩個彈匣和幾件擦槍小工具。
靠開合的位置還有兩排十個小洞,上頭倒插著七發子彈。
這居然是個華夏64式手槍禮盒!
“這把槍盒設計成《毛主席語錄》,誰他娘-的想出來的!”
罵娘-的是張楠:兩輩子見過禮盒無數,槍盒也見過不少,但就沒見過這麼玩的!
哪個國家的瞎胡鬨?
也不像。
誰會整這麼個包裝?
項偉榮倒是沒說話,把槍從盒子裡拿了出來。
握把那空著,一拉套筒,彈膛裡是空的。
關興權在邊上道:“飛機上我拆開過,零件狀態很好。”
項偉榮聽著,看了眼槍號。
笑了。
“阿楠,這是把好槍,絕對的好槍!”
說著交給張楠。
“這是支1964年設計定型時候小批量生產的樣槍,當時就生產了不到1000支。
我有個師兄當過蓉城軍區內勤警衛連連長,說特殊時期前,那些個司令政委的,好幾個都有這麼支64式。
下邊的軍長要是想跟時髦,托關係都還搞不到,數量太少……”
好吧,張楠不是傻子,知道這槍和特殊之級的槍盒是怎麼回事了:又是國禮的一種,還是非常特彆的一種國禮。
這支黑色,做工精致的64式手槍還不是這會剡縣公安局裡都已經少量配發的64式:它是“設計定型生產型”,而不是如今常見的“生產設計型”,真正的將軍手槍!
64式62mm手槍,華夏自行研製的第一種手槍,1964年設計定型,1980年生產定型。
兩個時間差了整整16年,原因當然就是那一大段特殊時期了,這樣的時間差在槍械曆史上都是少見的。
這種手槍設計時就是為了配備部隊裡的中高級指揮員和公安乾警,也算是種比較理想的單兵自衛武器。
手槍在設計時,既強調要滿足武器內在的性能要求,又特彆強調要滿足外在的形式要求。最後就是小巧輕便、外形美觀、便於隱蔽攜帶、易於維護保養、射擊可靠性好外加精度高。
張楠記得從80年代初期開始,一直到九十年代中期,64式手槍還作為禮品贈送國外要人,結果被人叫“將軍手槍”。
但現在華夏送外國要人的64式手槍都是經過特殊加工的“禮品工藝槍”,保留了手槍的基本功能外,外表重新設計過,“鑲金嵌玉”的。
最好記的是:64式禮品槍握把兩側的兩條龍,看一次就忘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