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六章 海撈瓷,就這命!(1 / 2)

“大鯊魚號”是艘散集混合貨船,這會經過簡單改裝,成了艘設備能湊合著用的大型打撈船——讓它去對付在海底下3765米的“泰坦尼克號”絕對不行,但處理水深30米的“泰興號”乘船,隨隨便便就能對付。

又不需要太專業的手法,膽大心細、硬件設備過硬就行。

張楠上輩子乾過盜墓賊、文物販子,後來“轉型”成了個外表光鮮的收藏家,但說白了骨子裡就帶著商人加收藏者的本性。

水下考古?

算了,自個不是農館長,沒那麼心細和認真。張楠這次玩的是商業打撈,大不了沒像那些在南海盜撈瓷器的家夥用炸藥那麼缺德。

那幫家夥是喪心病狂加腦殘,用zha藥炸被珊瑚、泥沙板結的海底瓷器——用zha藥開盜洞的盜墓賊和這些人相比,簡直弱爆了。

張楠還是做了記錄的,沉船影像被水下攝像機拍攝下來,作為將來某些人需要研究的資料;也不會把大半瓷器給撬碎扔掉,反正貨船回港後有的是地方堆這些瓷器。

這會張楠穿著件白色的薄全棉t恤加條灰白色沙灘褲,腳上一條防滑底的涼鞋,搬了條沙灘椅,頭頂遮陽棚,舒舒服服坐在貨船的甲板上看著水手們乾活。

兩台船用起重機不停工作,一次次將半剛性大框從海底提升至甲板——每一次的提升,都會有幾百,甚至上千件瓷器被送上來。

沙灘椅子側前方有一塊打開撐起來的遮光布,下邊放著台顯示器:信號直接連著海底下固定在海床上的海底攝像機:張楠在甲板上看大量瓷器出水的同時,還能比較清晰的看清楚水底下的情況。

感謝南海最南部海域海水夠清澈,這一帶的海底淤泥不是特彆多,潛水員們每次起出大量瓷器時雖然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海底能見度,但不會像在華夏沿海那樣兩眼一抹黑。

和“黑石號”

哦,張楠把幾海裡外那艘阿拉伯沉船和上輩子記憶中一樣命名為“黑石號”——黑色大礁石就在附近,這樣比較符合常理。

和“黑石號”用大甕裝載瓷器不同,“泰興號”上貨倉內,基本上用的是巨大的木格子貨架,腐朽的貨倉頂板被提前去除,海床上一個個差不多2米見方的木格子內,瓷器密密麻麻一排排、一摞摞,整整齊齊的露出。

特彆是那些擺放特彆整齊且密集的盤子,有密集恐懼症的人如果看到,都可能心裡發毛!

能看到潛水員們用吸泥泵去掉瓷器中間夾雜的泥沙,然後將瓷盤取出放入身邊的小型籃筐,再轉移到附近下降後停放在海床上的大籃筐內。

海上有浪,這麼乾比較快也安全,不然大框子很容易抬起落下,那可不是鬨著玩的——海水淺,纜繩受船舶起伏的影響比較明顯,絕對不能正好放在沉船上方,不然砸壞東西是小事,一個不留神都會碰撞到乾活的潛水員。

今天是3月22號,已經撈了兩天,數量驚人的瓷器每隔一段時間,就隨著吊機的動作被送上貨船。

除了張楠這個老板,其它所有人都在忙碌:雖然沒有以前運輸菲律賓黃金那樣會有數額驚人的獎金,但這樣遠航加打撈的工資、獎金不低,放在紐約都能算高薪,所有人乾勁十足。

海底下忙,甲板上忙,連船樓內廚房裡廚師也沒得空,他們得其它夥計做好後勤保障。

天氣熱,乾重體力活的人多,廚師們得拿出更進展的技藝來準備飲食,甚至連華夏式的冰鎮綠豆湯都有。

廚房裡熱,這會貨船上還有一個地方也十分酸爽:貨艙裡早就固定了一排排的鋼架子,中間嵌著鋼板的框子,還有大量從美國南部弄來的稻穀殼和機器切斷成一節節的稻草。

張楠想出的辦法,唐代人用茶葉,咱用穀殼、稻草防撞。

貨艙裡的夥計們都是光著膀子在乾,最多乾上一個小時就得跑到甲板上來用水衝一衝身體,再猛喝老板準備的華夏式筍乾菜湯、冰鎮酸梅湯和各種飲料——太熱!

不僅熱,穀殼的防撞性能是好,但粘到渾身汗水的身體上之後,那滋味可不怎麼好受。

農民不好當,華夏來的夥計們就當是在老家農忙季節乾農活;至於美國夥計,那是腦子裡想著那些綠油油的富蘭克林,這點苦算啥。

再說有幾位本來就是從農場出來的,有一個阿肯色出來夥計,家裡就種著近千英畝的水稻。

……

其他人忙,張楠是在享受,項偉榮在甲板東看西瞅,至於關興權

關老大閒不住,經過多次潛水練習,這會正在海底下幫著乾活。

30米深度,已經難不住他。

項偉榮沒興趣去挑戰30米深度這樣的準專業潛水深度,雖然70年他參軍招兵時,因為屬於一級棒的甲級身體,差點被分去當海軍的潛水兵。

不宜,不是潛艇兵,是潛水兵,這是不同的。

用他的話是:“年紀大了,能不冒險就不冒險。”

對此張楠深表讚同:其實按照維塔-布魯諾的說法,張楠經過三五天的培訓,這身體潛水30米可能會不怎麼適應,但18米內絕對沒問題。

還是不試了,小心駛得萬年船,年紀大了嘛。

這會看姐夫手裡拿著件白色的瓷器走過來:這是剛才最新吊上來的一筐瓷器中的一件。

“是白瓷,還是德化窯的?”

項偉榮將手裡的東西遞給自家小舅子,張楠接過來:是件有40多公分高的仿高古獸麵紋花觚,中間四方體那裡各有一麵是貼花獸麵紋。

典型的象牙白,很難得:清代中後期德化窯白瓷生產已經很少了,大部分窯場都轉型燒青花了,這樣的白瓷製品能算嘉道年的精品。

張楠拿手上看了看,道:“矮子裡邊拔高個,這玩意賣個2000美元問題不大,那些盤子、碗也就十幾二十美元一件,這東西值錢多了。”

海撈德化窯青花,也就這個價,這還是看在“海撈”的噱頭上!

彆人買的是具有某件特殊意義事件的紀念品,而非買完全“古董”,不然一個百多年前的克拉克瓷盤還賣不到10美元!

而在華夏國內,道光民窯,這會不少人家裡都有,有些保存還比較好。

特彆是在農村,因為老房子多,家中儲存的也多,過年過節時有些家庭甚至還在用都正常。

嘉道瓷器,這會老百姓眼裡都還沒到“古董”的層次,最多算個老東西、舊貨。

那這些嘉道民窯,這會在華夏國內什麼價?

沒啥價!

如今華夏玩古董的,就沒幾個人會玩嘉慶道光年民窯——自家老房子裡翻一翻估計都有,大路貨,誰玩?

更沒人買!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