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1章 死後才埋(1 / 2)

人這一生其實就是個不斷學習的過程,自然會被生活所接觸的事務所影響,比如這影視劇同就能影響不少人的世界觀。

一部稱為曆史大劇的正劇在敘述曆史上玩以偏概全,說華夏西漢時的鐵質兵器不如匈奴人的裝備,這都不僅僅是不夠嚴謹的問題,甚至都是在誤導人!

華夏先民的煉鐵技術、兵器製造工藝不如連本民族文字都沒有的匈奴野蠻人?

這不扯淡嘛!

雖然華夏全麵使用鐵器是從西漢初年開始,其實在春秋戰國時期這鐵器的冶煉技術就已經在華夏出現,隻不過沒有大麵積全麵使用而已。

“全麵使用”同“規模使用”不同,戰國時代就有不少中原的戰士用上了鋼鐵兵器,考古出土獲得的證據就不少。

客觀的說,從全球文明的角度來看,華夏鐵器的大規模使用時間不是最早,普遍認為最早大規模使用鐵兵器的民族是安納托利亞高原上的赫梯人。

雖不是最早,但到了西漢時期,華夏在煉鋼水平上是世界最頂級的,那時候質量極高的鋼劍的長度已經遠遠超過1米,而且硬度和韌度都極高!

橫向比較,西方出現鐵器的年代是比較早,但在之後的兩千年裡一直停滯在初級的水平,特彆是歐洲地區,這到了中世紀連滲碳技術都沒有推廣!

對了,赫梯人屬於中東,同歐洲沒一毛錢關係。

相對東漢時期的古羅馬帝國,那時候羅馬人用的鐵劍長度也就三四十公分——如此之短可不是因為古羅馬人從更早的共和時代開始就習慣使用短劍作戰,最大的原因是他們的鐵劍質地太爛、太軟!

古羅馬一直發展到西羅馬帝國滅亡都還在大量使用青銅兵器,就是因為他們的鐵劍靠不住——強度不夠,捅對手一劍,結果…

劍彎了。

不是有彈性的彎,就是太軟的彎,還想繼續作戰的話那就得將劍放在地上踩直了才行,還有命踩的話。

鐵質兵器實在靠不住,還不如使用技術發展成熟的青銅兵器。

至於匈奴,自從公元前3世紀興起,到了西漢時期都是一直在心急火燎的要同中原政權做金屬交易,特彆是鋼鐵。

但這鐵器、鐵料出口生意在西漢是嚴格禁止的,於是經常出現匈奴南下劫掠西漢鐵器、手藝人的情況。

一部電視劇、一段情節就會讓部分不了解真實曆史的人以為華夏當初的鋼鐵冶煉、鍛造技術不如匈奴,誤導!

那這會張楠讓人收起來的那柄烏茲鋼徑路刀怎麼算?

靠人力、畜力打仗的時代,一兩件高精尖裝備改變不了曆史的發展,最多也就是某個猛士有一件神兵利器,同人獨鬥的時候能將對手的兵器砍出缺口。

多砍幾次要是運氣好,甚至還能砍斷對手的長刀,那得運氣爆棚連續砍中同一缺口才行,神兵利器的作用也就僅此而已。

至於烏茲鋼本身而言在那個時代是頂級貨色,但生產困難、產量太小,更不用說它自身都有品質好壞之分,簡陋的冶煉方式偶然性太大——這趟張楠獲得的烏茲鋼刀顯然是其中的頂級貨色,但它當初不可能大規模裝備任何一支軍隊!

彆說公元前後,就算1100多年後的十字軍東征時期,薩拉丁的手下中也隻有最精銳的部隊和那些個身家不菲的軍官們才配得上大馬士革鋼製彎刀。

張楠還算比較了解曆史,真想對那些拍影視劇的說一聲:手下留情,彆亂改曆史!

……

考古清理過程在結合了張楠的土夫子辦法之後,速度被大大加快:都官盜了,也不在乎過程是不是徹底正規,搞明白、弄清楚就成。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