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5章 還好,我來過。(1 / 2)

樓外的公共活動空間很大,剛才不光看到寬敞的綠地,還有當初能在夏季玩水的噴水池,隻不過現在噴水池基本上乾涸了而已。

一樓的門廳都能當個電視間,上樓的樓梯和走過通道並不狹窄,樓層挑空也還可以,但一進伊凡諾維奇家,給人的感官風格就變了樣。

房子簡單裝修過,就是看著什麼都比較緊湊。

廚房和客廳是捏在一塊的,邊上連著三個房間門,其中兩個是房間。

為了不讓客人感覺憋氣,伊凡諾維奇在家的妻子打開了兩扇房間門,其中一個房間通向外邊的陽台。

主臥的門都開了會,張楠看到房間並不大,甚至可以說是緊湊,櫃子一類的家具還占了不小的空間。

繞過門口附近的安德烈順手帶上了主臥的門——給主人以尊重,之前開門那是安保規定,伊凡諾維奇懂這個,老板所在之處不能有視線死角。

張楠沒有急於坐下,而是看了看造房子的陳設,牆上掛著的兩個相框很顯眼,原來這個伊凡諾維奇家也有這樣的習慣。

站著看了看照片,基本都是伊凡家的家人合影,還有些他在軍隊服役時拍的,有兩張應該是在戰時,看荒涼的遠山背景極有可能就是在阿富汗。

站著看得到的副臥麵積不大,放著張單人床和不少櫃子,還好房子朝向東南,陽台上這會陽光曬著,光照不錯。

赫魯曉夫樓中間過道兩側都有套房,如果是通道對麵的那些房子就會比較糟糕,隻有在下午時分才見太陽,冬天的時候估計不好受,一到夏天又是西邊的太陽曬落山。

房子雖小,但看著很溫馨,在這樣的麵積之下能搞成這樣的結構已經很人性化了。

張楠在客廳的折疊沙發上坐下,這裡沒普通沙發,因為放不下。

“房子不錯,很溫馨!”

張楠是真誠的對伊凡諾維奇夫婦說出這一句,沒帶一點其它意思。

這些個赫魯曉夫樓在設計之初就儘可能滿足居民對舒適性的要求,但在張楠上輩子的時候,有不少人認為蘇聯赫魯曉夫樓的“舒適”相當有限,理由是廚房被壓縮到6平方米,衛生間才4個平方米。

很小嗎?

據說赫魯曉夫當初對這些房子非常滿意,用他的說法就是:“隻要容得下我,其他人都不會有問題”。

當然沒問題,感覺房子局促主要的原因是房間比較小,其實該有的都有了,說廚房和衛生間太小的是在扯淡!

捫心自問,你家房子廚房有6平方嗎?

衛生間呢,到不到4平方?

16年除張楠買了套新房,毛胚,三室兩廳兩衛,廚房實用麵積才5.1平方,想辦法消薄了輕質牆進行擴展後,也就5.5個平方。

兩個衛生間,一個3.9,另一個還不到3.5平方,反正沒感覺小。

那可是2016年,上輩子那些取笑50年代開始設計建造的赫魯曉夫樓結構不合理的人,真不知道他們怎麼想的!

要知道有及其重要的一點不能忽略:赫魯曉夫樓是公房,每年隻須象征性支付的極低房租,一年大概就幾包煙錢的水平。很多還完全免費,在莫斯科同列寧格勒也是如此。

想一下21世紀京城和滬上的房奴們,個個都是一百多平大套間?

每月按揭多少?

一切“嗬嗬”吧!

赫魯曉夫樓的空間是相對局促,但它解決了住房問題,俄國人對此是甘之如飴。

為了適應這樣的小戶型住房,俄國人發明了折疊沙發、可以拉出書桌的櫃子、可以拉出餐桌的碗櫃、藏在窗台下的冷藏櫃…

一切怎麼節約空間怎麼來,這張楠的座位一側是個天然氣燃氣灶,緊挨著個水槽,冰箱在另一邊。

身前是窄窄的折疊茶幾,原本該在這裡的餐桌已經被折起來後搬去了陽台。

能折疊的都折疊,節省空間。

各人找座位坐下,伊凡諾維奇的兩個孩子,大一點的兒子7歲,這麼大的年齡段裡看著算瘦瘦高高。

小女兒才四歲,一頭金色的長發用根紅色的發帶紮著,上頭還有個漂亮的蝴蝶結。

小姑娘長得粉雕玉琢,看著就討人喜歡。

男孩子有點害羞,大概是家裡來了這群陌生人有些不適應;小女孩倒好,湛藍色的大眼睛眨巴眨巴看了一圈,一點都不認生。

女主人招呼大家坐下,這會才是上午,而且客人給搞了個突然襲擊,就不拿鹽和麵包出來招待了。

女主人準備了咖啡,速溶的,來不及現磨咖啡,茶幾上還有糖果與一盤蘋果。

主人家熱情招待,張楠這趟是要深入基層,本就準備了不少禮物,關興權從等在門口那的隨從手中接過來,伊凡諾維奇代表家人非常感謝的收下。

全進口水果與巧克力組成的一個大大禮籃,籃子裡還有瓶非常不錯的紅酒。

意思了一下咖啡,謝絕了蘋果,張楠笑著問坐在對麵折疊椅上的伊凡諾維奇夫婦:“這房子有多大?

布置得這麼溫馨,一定花了不少心思。對了,伊凡,這房子什麼時候分配的?”

伊凡諾維奇已經明白老板為什麼要來他們家,那就實話實說,說些他想知道的。

“老板,這套房子是44平方,算是標準兩居室。

過道對麵的都是一居室,隻有30個平方,這一片的房子都是這樣的結構,一邊兩居室,對麵單居室。

我24歲剛當中尉那年才分到,原本住這的上級軍官一家搬去了條件更好的勃列日涅夫樓…”

伊凡諾維奇英文水平一般,這會乾脆使用俄語在說,反正這裡有的是好翻譯。

聽他說完,張楠道:“你這房子讓我想到了一部看過的挺有意思的老電影,就是男主人公喝醉酒坐飛機從莫斯科稀裡糊塗到了列寧格勒,結果開門進了彆人家的那個,叫什麼來著,想不起來了。”

張楠想不起來,一因為他不是俄國人。一邊的安德烈笑著道:“是75年的《命運的捉弄》,蘇聯特色喜劇,是很不錯的電影。”

真的隻會在蘇聯才可能發生、有社會基礎的特色喜劇:所有的蘇聯城市都有著相同的路名、相同的門牌號碼,還有相同的赫魯曉夫樓,連樓層的高矮大小都是相同的!

那部電影裡38歲大齡青年男主角住在莫斯科的一棟赫魯曉夫樓裡,在新年夜因為醉酒,誤打誤撞地登上了去列寧格勒的飛機。

當酒還沒醒的男主角出了機場坐出租,理所當然地報出了自己家所在的街道和門牌號,司機也順利把他送到了列寧格勒的那個“家”。

更巧合地是,他的鑰匙竟然還能打開房門——要知道彈子鎖也是批量生產的,單排齒的還能變出多大花樣?

等到這戶房子的真正主人,單身、34歲大齡女主人回到家時,自然是鬨出一連串的大笑話,電影裡也同時開啟了一段情緣。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