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良斯克,半個多世紀前,蘇聯紅軍與德軍曾在這一帶與德軍大規模交手過兩次。
第一次是41年9月至10月間作為莫斯科戰役組成部分的維亞濟馬布良斯克戰役,一戰下來蘇聯紅軍損失了67.5萬人,但犧牲沒有白費,為保衛莫斯科獲得了寶貴的準備時間。
至於第二次,是43年9月至10月間的布良斯克戰役,戰爭第三年的蘇聯紅軍粉碎了德軍中央集團軍群所屬的第9集團軍,解放了布良斯克工業區和部分白俄羅斯地區。
兩次大規模戰役與之間的兩年淪陷時間,在這片土地上留下了太多的戰爭痕跡,在廣袤的丘陵、平原與沼澤,到處都能發現當初留下的戰爭遺跡。
張楠要當回挖土黨,布良斯克是個好地方,這裡的冬季還相對溫和,這會沼澤地區就已經能挖得動。
客運車站在流經城市的傑斯納河左岸老城,提前準備好的車隊早就在等待。
車站外就是並沒有封凍的傑斯納河,車過河上大橋進入右岸地區,附近的環境讓張楠覺得俄國人的城市建設真的有特色。
地方夠大,任性!
布良斯克城加附近鄉村能有近150萬人,算是個大城市,所以公司在這的影響力也大。
大城市就意味著大市場,同樣意味著有大利益。
但就這麼座城市,城區布局是沿著拐彎的河流分成了四大塊,每大塊區域之間居然是至少一兩公裡寬的自然綠地分割!
沿河幾乎不造房,任性到家!
不過,十來分鐘後張楠就搞明白這座城市為何如此特彆,不像華夏的一些沿江城市那樣密集型發展。
因為這條傑斯納河壓根就不修堤,類似於華夏的淮河,很多河段隻有自然河岸,更本沒防洪大堤。
布良斯克這是流經城市的河段也不修堤,等到漲水時節,估計河水百分百會灌上河岸兩側地勢較低的地方。
不修大堤,城市乾脆順著地勢高低修建,會被水淹的部分就是城市綠地公園,或者乾脆啥也不管,就是純天然的沼澤濕地。
地方大就有地方大的好處,修個城市都如此順應自然、任性。
“看來這裡根本不用擔心發大水。”車內張楠指了指河岸邊那些殘留有不少積雪的自然綠地,對坐在副駕駛位置的亞曆山德羅夫道。
“是的,老板。春季時水隨便漲,怎麼著也不會淹了城市,大多數的城市建築都造在曆史最高水位之上。
極少數低一些的,原本就不怕淹...”
在華夏是不大看得到這種場景,但不與自然爭生存空間,城市建設這麼搞也就是地廣人稀的國家能用。
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這趟張楠會住在河右岸相對遠離城區的一處度假療養院,緊挨著河岸,房子基本上都造在一塊高處河岸七八米的堅實台地上。
如今還是冬季,經濟環境又不好,度假療養院基本處於半閒置狀態,這會被當地的分公司整個包了下來。
按照亞曆山德羅夫的說法,公司還有把這買下來的計劃,等過幾年經濟好轉,這處規模挺大的療養院就能盈利了。
一到地方,張楠沒去房間,而是帶著女兒走到台地邊緣。
前方就是沼澤綠地,再往前百多米是近百米寬的傑斯納河。
台地南側兩三百米外有一大塊三麵被河流包圍的形突出部,寬度超過兩百米,長能有個四、五百米,那就是這趟來的第一個挖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