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亭內除了張楠自己,其他人其實都無法真正理解這套桌凳的實際意義,世界獨一無二,甚至都有不可複製性。
沒材料了!
彆說那兩個籽料凳子,單單要能做出直徑一米,厚度超過十公分的一號白和田玉山料,還得幾乎沒瑕疵,這樣的料子上你哪找去
如今西疆那邊的和田山料是越開越多,可新找到的采礦區海拔也是越來越高,基本上都在4500米以上。
開采條件越來越差,都是五、六月進山,一到十月就必須撤離,其餘時間大雪封山,這礦脈也變得越來越瘠薄。
就算能發現可做桌麵的巨型礦塊,那也隻能炸開、鑿開後運下來,路是不可能修上去的,隻能靠人力背運,要到能通車的地方可能要走好幾天。
運輸條件限製,絕大部分新礦區連騾馬都沒法用,很多地段就像在爬懸崖,哪有辦法搞那麼大的山料下來。
剛公開不久的昆侖料倒是還有辦法,自家在國內的礦業集團已經準備開采昆侖山那邊的資源,不過張楠都沒去關注過。
不是七、八年前了,那邊早就搞定的礦區,就轉讓給姐夫在那邊的那位老戰友的利益集團去發財。
等大規模開采了,也就最多一年幾千萬人民幣的利潤,瞧不上,加上那一片生意麻煩還超級多,根本不想去沾邊。
聽說礦區剛公開那會,附近人都想著去挖點發一筆,可不管你之前那幾個山頭早就被人承包了的。
結果就是一場大混戰,搞定采礦權那幾位可不是善類,招兵買馬外加之前搞定的關係,反正今年是沒人再敢去哄搶了。
礦山,良善之輩是玩不轉的。
“等到老了回家住住的時候,坐這喝喝茶,和老朋友們吹吹牛,估計會挺有意思”
搞這麼套玩意,還不搬國外去,這會張楠腦子裡閃過的這念頭,就是當時做這套桌凳的原因。
雨停了,走出涼亭,涼亭邊放著塊形如臥牛的大石頭,雨水滋潤過後,能看到黃褐色的表皮下透出的隱隱潤澤感。
“這也是塊和田白玉籽料,有些地方二號白,裡邊有些地方可能還要好一些,還基本沒裂縫。
五噸多重,87年前在西疆一農戶家的院子角落裡半埋著,據說百年前造房子時這玩意就在,因為太大挖不掉就由著它。
那家人的兒子整新的斧頭柄,拿這家夥當砧板,敲掉點表皮才發現這是塊和田玉。
這事讓幫我收玉的人聽說了,上門看,就給買了回來。
削掉些表皮,質量比預想的還要好。
到這會天曉得漲了多少倍,不過這樣的家夥就不是單純錢的問題,基本絕了資源,如今那邊都已經在用挖掘機挖著找,越來越少”
把沒用的厚皮鏟掉拋光,但皮沒全部徹底去除,還是留下薄薄一層。
留著正好,這麼大個的根本就沒想著去雕個什麼出來,直接擺在花園裡當景觀石正好。
整個莊園內這樣的大個和田玉籽料景觀石不少,小的幾百斤,大的幾噸。至於雕琢成器的擺件,整個莊園內大大小小至少好幾百件!
保鏢們學習點知識,張楠這當老師的興趣一起來,乾脆帶著幾人在院子裡多轉轉,多看看那些個精雕細琢,好些個還得過“天工獎”的玉器成品。
巧奪天工,就算之前壓根不了解和田玉的尼古拉,都被這些作品驚歎到,高超的技藝,無論東方還是西方都能懂得欣賞。
一圈轉下來都到了下午三點多,雨沒再下,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