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人工開采那就是和古人一樣,技術、工具傳統,用鋼釺、大榔頭,開采也基本隻能局限在地表,規模小且效率低,一個礦口一年能有3噸左右的產量就算不錯了。
用上打眼放炮的方法,開山采石這一環節效率是大大提高了,可對於玉石產量卻並沒有實質性的提升,因為一旦爆破不到位,碎的不僅是石頭,還會有玉石。
加上這裡海拔高,連風鑽、電鑽都不太好用,人工鑿炮眼不是一般的浪費時間。
砸榔頭的人得輪換,還得是老手才行,得有經驗,不然扶、轉鋼釺那位心裡絕對陰影一片,時刻得為自己的手擔心。
這邊人工打炮眼,其餘人也不能閒著,都在向老礦區方向稍遠一些的地方清理亂石,讓這一片平台稍寬敞些,並儘量修上段路出來。
如果簡單砸掉幾塊擋路的大石塊,讓走路段距離內不用爬的通道就能算路的話。
廖凱峰幫不上什麼忙,也免得添亂,乾脆反方向而行,繞過正在鑿炮眼這兩位,沿著山坡往西邊手腳並用走了一段。
走出二十幾米,這一片看出去風景很好,直起身站好,從棉外套的大扣子兜裡掏出個傻瓜相機。
開機,比劃著拍了一張風景。
這相機好,是個笨蛋都能“卡嚓”來上一張,這兩天已經拍了能有二十多張,很多都是礦工們的合影,單純風景就幾張。
答應礦工到時候多洗些出來,照片會寄到玉礦廠。
雖已經是90年代中期,但也不是人人都會每年拍照的,甚至幾年都拍不上一張這還是城市人的情況。
鄉村、偏遠地區的拍得更少,而這於田玉礦廠所在地的地方,全華夏能比這更偏遠、艱苦的地方真不多!
“哢嚓、哢嚓”幾聲加上洗照片,其實花不了幾個錢,卻很快拉近了自己與礦工們之間的距離,買相機這200塊花得值!
這相機簡單,隻管取景,其它自動,不然怎麼會叫傻瓜。
廖凱峰對於自己的拍照技術還是有點盲目自信的,照片洗出來之後應該會不錯吧
低下身,降低重心,小心翼翼轉過身,打算看看能不能給這處新礦點來個全景照。
不得不小心呀,坡太陡,不然萬一一個不留神,這人都可能往下滾個幾十上百米!
可才一低下,廖凱峰就皺了下眉頭,眼睛閃到岩壁那似乎有點不對勁
這附近除了那處新礦點,基本上都是黃褐色的岩石,偶有夾雜著黑色,可就在眼前,積雪反斜坡的一小塊地方露出的是灰白。
“買提,拿根鋼,再拿個榔頭過來!”大聲喊了聲。
這會山頂上積雪不厚,不會雪崩。
“什麼”
那邊正砸大榔頭呢。
不得不重複了一次。
五分鐘後,買提尼亞孜睜大眼睛看著廖凱峰手中的一塊玉石,道“一號白。”
“嗯,一號白!兄弟,這次我們兩個不發都不行了!”
照個相都能發現又一處高質量白玉礦點,廖凱峰都不知道該怎麼形容自己的運氣。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網址:,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