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者號”會議室,一堆之前發現的有價值沉船物品被放在張會議桌上,邊上還有台監視器,能看到海底沉船的情況。
張楠沒急於查看打撈出來的東西,而是挺有興趣的看向監視器屏幕,那邊上還有個能與水下潛水員直接通話的麥克風與喇叭。
看到水下潛水員所處位置應該是生鏽嚴重船體上的一個大洞內,水中燈光下,透過監視器能看到兩隻靈活的機械手正在往個大型保險櫃上頭進行捆紮作業。
生鏽的保險箱,海底泡了86年那種,還個頭老大。
“現在下邊的是‘黃蜂型’?”張楠問維塔。
自個說的是黃蜂型半人型鎧甲潛水器,一種能在最深700米海底長時間作業的半人型常壓潛水設備,“搜索者號”上配備了好幾台。
“不是‘黃蜂’,老板,這是全人型常壓潛水服,隻要潛水員身體吃得消,最多可以在水下連續作業72小時...”
維塔布魯諾介紹道,這是他的領域,也是打撈公司首席潛水員的責任,“潛水員一般會在水下連續作業六至八小時,之後就會上浮休息。”
72小時當然沒必要,也不現實,潛水員是人,不是機器,得休息。
沉船所處的海底水深88至92米,八年前馬丁拜耳等人隻能使用氦氧潛水服潛水搜索作業,水下作業時間絕對不能超過20分鐘。
那時候下潛十分鐘,作業20分鐘,分段上浮又要好幾個小時,出水之後還得在6分鐘進入減壓艙吸氧,隔一天後才能再次下水。
大深度氦氧潛水不僅危險,工作效率還實在感人。不是87年那會沒常壓潛水的技術與設備,隻是因為當時馬丁的預算有限。
湊了250萬美元,私人合夥,打撈船等幾乎一切設備都要租用,頂級專業潛水員也要高價雇傭,那點錢真經不起多少天的消耗。
這就像小作坊想搞大項目,項目剛開始呢,資金鏈就斷了。
星辰打撈公司則不同,本就實力雄厚,對付這次的打撈作業,如同實力雄厚的大型房產公司開發個中小型樓盤,小雞吃米般容易。
之前判斷錯誤,這單靠通過水下潛水服自帶攝像頭的視野看機械手的動作,張楠認不出是什麼型號的潛水設備很正常。
“6到時,我們的潛水員吃得吧?”
關心一句。
“完全沒問題,前幾天我下水,每次作業時間都是在十個小時以上。
潛水服空氣中重量是有300多公斤,但隻要一入水,人體感覺也就2公斤,那些個關節也非常靈活。
而且看著裡邊空間似乎不大,其實手都可以很方便縮回去,內部很寬敞的,中途可以簡單吃點東西、喝水,還可以帶兩個可封閉尿袋下去,成人尿布都用不上...”
全人型常壓潛水服,一套就是50萬美元起步,那些個半人型的更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