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農人裡的好人家(2 / 2)

齊齊整整一家子,七個兒子三個兒媳四個孫子兩個孫女加上沈父沈母一共十八口人齊齊刷刷的站在喬家院子裡。

原本這喬家前院也挺敞亮的,可這群人往那一站,感覺光都被遮擋了。

“親家來了。”喬和悅出來迎接。

沈父有些尷尬,“家裡人都想來看看,我就…………”

山一樣的漢子,站在喬明月身前,身子不自覺就彎了下來,顯得很局促。

要說這喬河越其實相貌非常好,氣質也好。與生俱來的,都不需要喬和悅這個後世靈魂去撐。

喬和悅就稍微收拾一下,將頭發梳理好,臉上的胡子也刮的乾乾淨淨,再穿上乾淨的衣衫。

隻要往那裡一站,就有一種沉澱的底蘊在,儒雅、沉穩、乾淨、磊落。

第一印象,就讓喬和悅獲得了不少的加分。

除了拜師禮,沈家人還扛著米扛著麵扛著肉扛著蛋還扛著大白菜。

這意思很明顯,是要留飯的。

喬和悅趕緊讓大妹準備午飯。

沈家兒媳婦們也不客氣,一起挽起袖子幫著喬大妹做飯。

拜師禮很順利,沈家人吃過午飯就離開了。

走的時候,喬和悅就注意到沈家沈五郎一步三回頭,看大妹的眼神都拉絲。

這是看上大妹了,不知道大妹怎麼想。

喬和悅還真沒想過那麼早的將喬大妹嫁了,怎麼也要等到這三個兒子有出息,不然喬大妹就是嫁過去也會被欺負。

今日與沈家眾人交流了一番,喬和悅對沈家的印象還不錯。

踏實能乾,願意出力氣。

這樣的人家,在農人裡就是好人家。

想必沈家兒郎也好找媳婦,未必能看上大妹。

喬和悅就當不知,讓事情發酵發酵再去乾預。

萬一這沈五郎對大妹有意,大妹對沈五郎也有好感呢!

沈家人走後,喬和悅找本村的木匠親自訂製了兩塊木板板。

喬大郎和喬二郎下午回家,正好兩塊木板也送了過來。

喬和悅帶著兒子們將一塊木板直接釘到到牆壁上,然後刷上墨汁等墨汁乾了就可以充當黑板。

小塊的木板,喬和悅讓掛在院牆外。

也沒有刷墨汁,她直接寫了一篇告示貼在上麵。

告示寫的很簡單,全是大白話。就是通知河越學堂開始收學生,束脩每年二兩銀子,可以用糧食抵扣。

忙完這些,又指使兒子們開始抄書。

要教書,沒有書怎麼能行。

對於蒙童,自然是千字文和三字經。

千字文不好理解,喬和悅打算先教三字經。

另外,可以編一些小故事,通過有趣的故事去識字讓啟蒙的孩子學的更輕鬆一些。

古代之所以識文斷字的人少,一方麵是成本太高,另一方麵是難度太大,很打擊孩子的積極性與自尊心。

她的教學理念就是從生活點滴學起,由淺入深的去做學問。

喬明月打算每隔五天帶著學生們遊學一兩天,這兩天就見到什麼講什麼,相信學生們會喜歡。

喬和悅安排三個兒子抄書,從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詩、弟子規、增廣賢文、童蒙須知、越學瓊林到科舉必考的四書五經,至少要每人抄一份。

三兄弟看著老爹安排的任務差點當場吐血。

上一頁 書頁/目錄 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