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第13章 母親(1 / 2)

《係統它偏要做人》全本免費閱讀 []

“妮兒,媽錯了,醫生說我挺不了多長時間了”——王惠

信不長,隻有一句話,王老太不識字,信是托看望她的鄰居寫的,寄信的時間是4天前。

王老太現在還在醫院住著,但是藥已經被停了,都半個多月了,已經拖欠了不少住院費了,醫院也是沒辦法找到了她村裡的乾部來,也不能就這樣讓她一個人死在醫院啊。村裡派了人來看望,但是送終的事還是要自家兒女來,再說拖欠了不老少的醫藥費,村裡的人可不願意沾上。於是才有了這封信。

自王老太回到王家莊之後,這不是王老太寄給王桂和王小妹姐妹倆的第一封信,但目前看來卻是最後一封了。

王老大還是以前的老樣子,他還是每天去喝酒,亂混。從王老太這裡要走的錢多,他就在外麵的時間長一點,錢少,他就回家騷擾王老太頻繁一點。王老太的到來並沒有改變什麼,反而給他帶來了更加充足的酒資。唯一不同的是多了和王老太的爭吵。

半年前,他在搖搖晃晃回家的路上,一頭栽在地上,再也沒起來。還好,當時路上有好心人,及時送到醫院搶救。但是醫生的診治結果是肝硬化晚期,檢查了幾番之後說讓家人做好心裡準備,治療的難度很大。

王老太趕到醫院的時候,王老大整個人躺在病床上,麵色晦暗,喘氣都費力,已經吃不下飯,全靠吊著的營養針保命。

她“兒啊兒啊”的對著病床喊,王老大也隻是眼球轉動了幾下,意識到有人來了,然後,又閉上了眼,仿佛之前已經用了他的全力。

王老太被通知:藥物治療已經沒有什麼效果,要想治好王老大隻能進行肝移植手術,但以王老太目前的狀態,肝移植成功的幾率也很小。還有一個就是,手術的費用很昂貴,要是家裡條件不允許,還是商量之後再做決定。

聽了醫生的話,王老太隻抓住了一個重點,那就是要想治好兒子,就要重新換一個肝,而換肝需要不少錢。

“換肝!上哪裡換?對,隻要有錢,肯定能治好老大,王桂有錢,問她要!”。

“現在就去寫信,問她要”她匆忙的趕回家。

這封信沒有寄到王桂的手裡,在王老太剛要回到家準備收拾東西來醫院照護大兒子,順便找村乾部寫信的時候,王老大在病床上就去了。

白發人送黑發人,上輩子王桂為王老太傾注所有最後遭到了拋棄,她送走了產房的劉欣欣,此時的王老太感受到的徹骨的疼痛,上輩子的王桂也經曆過:

痛的時候原來是就是這種感覺啊,哭不出來,說不出話。

王老太自王老大死後整個人迅速衰敗了,這種衰敗是精神上的衰敗,伴隨著的那種狠勁,憋在心裡要王桂好看的一股子氣像被紮破的氣球,一下子消了。

這半年王老太陸續給王桂寄了十幾封信,無一不是咒罵王桂,讓她不得好死,害死大哥這種話語。

“如果王桂把王老大也帶到小劉莊照顧,他也不會天天就知道喝酒,也不會早早的就去了”。

“這個喪良心的哦,把錢都給劉欣欣那個死丫頭,不知道照拂大哥,孝順她,這種人是投不了好胎的”。

信一封一封的來,王桂在知道大哥已經去世的消息時心裡有一絲觸動,其他王老太罵她的話,她一句沒放在心裡。

她在心裡感歎:“兄妹四人,如今竟隻剩我和小妹了。”

若是以前聽到王老太這樣說她,她無端就矮了幾分,不管是因為什麼事,還沒上場就敗了。現在,她是一點感覺都沒有了。

王老大是怎麼變成現在這樣的,這種變化和王老太和王父的溺愛縱容分不開。小時候正是三觀樹立的關鍵期,小孩雖然懵懂但也敏感,從父母的話語和表現就能感受到他們對待她和妹妹的不同。

王桂八九歲的時候要背著背簍到幾裡外去撿柴,每日父母安排的任務乾不完就不能吃飯,有時做錯一件事,棍棒就來了;王小妹雖然年紀小,但是不聽話哭鬨的時候,也會挨上一頓罵。

可到了王老大這裡,比王桂大好幾歲,哭時有人立馬來哄,做錯事混兩句就走了,妹妹在飯後收拾碗筷的時候,他吃完飯嘴一抹就出去撩雞逗狗。平日裡,王老太和王父什麼吃的穿的也都先緊著他來。

那時候王家不富裕,王老太和王父身材乾癟消瘦,王桂和王小妹看著也是黑瘦黑瘦的,隻有他吃的一身子腱子肉,一家人站在一塊,他像是舊社會的少爺,其他人就是被吸血奴役的佃戶。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