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轉機出自行省中樞,大佬出手(2 / 2)

“如此簡單的道理,難道她就不懂?”

“是鼠目寸光,還是另有暗手?”

許元勝蹙眉,稍後搖了搖頭,能當一朝皇後不會是沒有頭腦的人,定然是有一定的底氣。

底氣在哪裡?

算了。

終究這盤皇位更遞的大棋。

還不是自己能插手的。

“不過局麵愈動蕩,熊家越是不會把目光注視到我這裡。”

“也算是好事。”

“或許!”

“不但不會針對我,還要拉攏我,畢竟現在穩定才是最重要的。”

許元勝嘴角勾勒出一道笑意。

大勢上看。

安穩。

踏實了。

隨後往下翻閱著一份份文書。

接下來,就沒有什麼大事了。

此刻西川行省北部。

坐落在一座真正的大城,這裡是西川行省中樞所在的西關城,這座城放到後世就是妥妥的省會所在。

也確實擔的上一座行省中樞所在。

此城城牆高達二十多米高,城內麵積超過十倍於青州府府城的大小,城門外商路繁忙,客商絡繹不絕。

城內更是人口湧動,各類酒肆茶莊等一排排的布滿大街小巷,商業之繁榮遠超各府城。

青山縣等縣城和其相比,此處的一條街估計就能比一個縣城要繁榮數倍。

西關城中心是行省中樞所在。

此刻院子裡一個滿頭銀發的老人穿著一身官服,是二品大員的官服,在其一側坐著的人正是薛濤大人。

那老人的身份,正是西川行省都指揮使大人,掌控一座行省全部軍力。

他叫鄭九舜,也是薛濤的嶽父,已七十多歲。

“你人在西關,心卻在青州府。”

“兵部司的事是時候可以放下了,這個時候還把持著先皇旨意而設的兵部司,對你的前途並非好事。”

鄭九舜沉吟道。

“終究是我辜負了先皇。”

“原本我以為有先皇支持加上嶽父在西川行省的人脈,在青州府不難為朝廷練出一支真正的精兵。”

“哎。”

薛濤搖了搖頭一歎道。

“人力終究有限。”

“一座行省,多方勢力盤踞,哪怕強勢如西川重鎮的熊家又如何。”

“他也不敢說,能在西川行省內為所欲為。”

“同樣的道理,哪怕加上我和先皇,有些事一旦侵犯了大多數人的利益,也終究要步履維艱。”

鄭九舜一臉平靜,好似並不覺得兵部司的失敗,算多大的事。

“不過。”

“我還不算失敗。”

薛濤沉吟道。

“你指的是,兵部司最後一項任命?”

“那個叫許元勝的小家夥?”

“你這些日子在城內走動,就是為了給這個小家夥,營造一個儘可能的穩定環境?”

鄭九舜嗬嗬一笑。

“不錯。”

“此子不凡,哪怕放置於京城之中,也是難得的人中龍鳳。”

“若非先皇駕崩過早,給我一年半載的時間。”

“我未嘗不能完成先皇的旨意。”

“在青州府拉起精兵十萬。”

“到時候推及大勝十三行省,哪怕合九邊重鎮之數百萬兵力,朝廷也未必沒有辦法在兵力上壓製對方。”

薛濤沉聲道。

“你手持先皇旨意,又有我幫你製衡西川重鎮。”

“如此天時地利的情況下,尚且未能在青州府聚兵十萬。”

“嗬嗬。”

“他們連這十萬兵,都不願意給你。”

“你還妄想推及大勝十三行省。”

“賢婿你在京城太久了,太不了解地方勢力了。”

“京城講究製衡和中庸。”

“地方上沒有太多講究,求的就是一個直來直去,殺伐決斷。”

“若是西川重鎮的熊家無法阻擋你。”

“轉瞬間,另外八家邊軍重鎮,就會一起來打殺你。”

鄭九舜淡淡道。

“兩江重鎮,不是派騎兵助我青州府了嗎?”

“那兩江重鎮的宋家,更是和嶽父是生死之交,難道也會?”

薛濤臉色變得難看。

“幫你,是因為當時對青州府的打壓足夠了。”

“大家都覺得要給先皇一個麵子。”

“兩江重鎮也就適時出手,順便賣我一個麵子。”

“若一旦涉及根本利益。”

“父子相殘都悉數尋常。”

“更何況我和兩江重鎮宋家的關係。”

……

“不過!”

鄭九舜忽然道。

“嶽父,難道兵部司還有轉機?”薛濤忽然站起身來,對麵前的銀發老人重重的一拜。

“兵部司是沒有轉機了。”

“不過那個小家夥,倒是有個機會可以給他。”

鄭九舜說道。

“敢問嶽父大人,是什麼機會?”

“是否需要我回青州府一趟,把人帶過來,您親自麵授。”

薛濤心底稍稍一安,暗歎張方平最後一招秒,算是把兵部司對於先皇的承諾,交到了許元勝手上。

有他完成,也可!

“你啊,還是心念青州府。”

“難道不知現在的局勢下,你留在西關城,對你才是最有利的。”

“青州府你就彆想了,若有心思,抽空多陪陪念兒。”

鄭九舜擺了擺手。

“是!”薛濤望向鄭九舜臉露愧意,一直忙碌確實愧對夫人了。

“你喊張方平過來一趟。”

“我會親自麵授於他。”

“接下來和熊家談判的事,你就不用插手了。”

鄭九舜說罷,就不再開口了。

薛濤拱手一拜,就匆匆先離開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