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廂裡坐下後他就拿戴著翠玉斑指的手指叩起了桌麵:“綢緞我有,要生絲我也有,不管你是跟我拿一百匹還是五百匹,我也都一個價。
“但洛某人醜話說在前頭,生意可談,文書可簽,這銀貨兩訖可是規矩。”
李南風笑道:“銀貨兩訖沒問題,但我也有幾個問題問問洛老板,還請你如實相告。”
“你說。”
“敢問貴行在京畿一共供貨多少家鋪麵?目前各家訂貨的數目有沒有浮動?”
“一共供貨四十三家鋪麵,訂貨的具體數目要回去查賬,但最近半年,各家提貨數目上下浮動都不會超過一百匹。”
“我聽說江南今年生絲產量不如去年,不知後續若我要加量,洛老板這邊能不能供得上?”
洛詠聽到這裡把正喝著的茶放下來,望著她道:“今年生絲是比去年要少,但為了應對饑荒,我們每年都會留些庫存,加上前幾年戰亂,絲綢需求量少,如今庫存充足。
“加量的話,姑娘大可放心,隻要不出現一年半載續不了新絲的情況,你要多少有多少。”
話說完,他卻也暗暗吃驚,這小姑娘問的個個是要緊處,儼然一副老江湖的樣子。
況且她居然還知道今年生絲收成不好,這個消息目前可還不準確呢,桑蠶有豐年有寡年,今年收成是差些,但目前才有個苗頭啊,這麼敏銳,到底是真不懂,還是個行家?
倒也不敢掉以輕心了,反正隻有她肯付錢,白紙黑字寫明白了,管她年歲多大呢!
李南風防的就是未來一年半載綢市饑荒的情況,說道:“那要是交貨的時間推遲了,那晚一日我可得扣你一日的罰金。”
“那是自然。”洛詠道,“我們做買賣很多年了,契書都立得很明白,正好我今兒帶了一份,姑娘你過目。”
他從隨從處接了個布包,從中取出來幾頁紙。
李南風仔細看過,說道:“我拿回去好好看看,若無問題,便跟掌櫃的簽字。”
洛詠道:“那李姑娘可得儘快,我明兒晚間的船,回杭州了。”
“要不了多久,成不成,明日這個時候我會有回複。”
洛詠道了聲“痛快”,舉杯吃茶。
李南風想了想,又問他:“江南這兩年民情如何?”
當年寧王是從江南一路往北打過去的,當時江南就由寧王指派的親信接手衙門理政了,如此也保證了後來北征的供給。到建國時,江南已經平穩了十來年,百姓應該說比較富裕了。
“民情不錯。”洛詠當她是擔心供貨的事,“如今好的蠶場,一年產繭多次是沒有問題的。”
李南風點點頭,沒多問了。前世明明這一波病蟲害持續了好幾個月,還是大麵積的,在絲綢市場引起了極大動蕩,好在是老百姓穿不起,這才隻影響到江南一帶的桑農。
看洛詠這口氣似並未把這個當回事,未來隻怕連這些大貨商都要撒不少血了。
不過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他們再碰上行情不好也還是有錢花的。
也不多說了。
回府後連夜把契文章程看過,沒有問題,翌日晌午就把他約出來把契書簽了,預付了銀子,下一船絲綢是一個月後到,包押送到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