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存睿沒來是巡視秋闈去了,原來今日一早有考生在試場暈倒。
這是立朝以來第一屆科舉,也關係到接下來朝廷任免與來日對年輕臣工的栽培,李存睿十分看重。
消息傳來原是打算讓禮部郎中前去看看,後來一想,又還是親自率隊到了試場。
前些年戰亂,耽誤了許多人,重開恩科的聖旨下來又還不久,如今前來應試的倒有不少兩鬢斑白的學子,又大多麵黃肌瘦,這些人能夠堅持讀書已很難得,應付九日考試出現狀況也不算奇怪。
李存睿給禮部下令:“即日起,給所有生員每日加一頓肉菜,一碗湯。”
戶部侍郎忙道:“今年省內赴試的生員雖比前朝那幾屆大大減少,但也有五六千人,數目龐大,戶部暫且撥不出來這筆款子。”
李存睿道:“六千人,加九日的肉菜,每人需得多少?”
“豬肉時價三十文一斤,每人二兩肉算,加上湯菜錢,每日每人需花費八文,一日總數四十八兩銀。九日便是將近四百五十兩。於一個鄉試規模而言,四百多兩銀已經大大超出預算。”
說到底還是因為朝廷窮,國庫空虛,這青黃不接的年月,有些地方還未安定,賦稅收不上來,就是收上來,也還要供給彆處用,自然是能省一點是一點。
李存睿站定想了會兒,說道:“戶部能走多少?”
“至多百兩!”
李存睿道:“那就不要走公賬了,這筆錢我來出。”
“這……”在場官員聞言無不動容,都知道李家是家底不薄,但家底也是祖輩傳下來,以及那麼多年為國家朝廷嘔心泣血得到的皇帝賜予的應有的回報。
如今為了這幫考生,他竟二話不說自己擔下這筆銀子……要知道,他太師大人的傣祿,一月也不到五十兩銀啊!
“太師不愧是天下臣工的楷模!”
李存睿攏手:“馬屁就不要拍了,派個人趕緊地隨顧先生去我府上取銀子吧。天兒日漸冷起來,眼下朝廷用人之際,不要再作無謂的折損。”
李夫人聽李摯把事情說完,回到府裡,金嬤嬤也來說顧榷已經取了銀子交付戶部侍郎。
“據說那些考生們個個感動得熱淚盈眶,還有些老爺路經之處的廬棚裡行跪拜禮了。”
金嬤嬤感慨地說。
李夫人低歎:“他呀,這顆心就是豆腐做的,越發看不得人受苦,也越發把差事看得比自個兒重了。”
金嬤嬤道:“好在朝廷發俸還算及時。不然這眼見著年底了,賬上也難以說挪就有得挪。”
李夫人道:“我倒不心疼那些銀子,隻心疼他的身子。他這操心的命,早年伴君在外就沒吃口好的喝口好的,當了這太師又忙不完的事情,我可真怕他吃不消。”
金嬤嬤歎氣。又勸道:“皇上對老爺太信賴了,這也是沒法子的事。咱們老爺,將來必定是要名垂青史的。”
李夫人坐了半日,揉揉額角:“摯哥兒要能早日接班就好了。”
說到這裡她抬起頭:“摯哥兒的婚事,他自己尋思的怎麼樣了?他近來都忙什麼?”
金嬤嬤斂色:“忙衙門裡事呢。不著急,太太不是容他一年的麼,這才半年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