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黃巾退走(2 / 2)

周信等人在城上又站了一會,此時有守城軍吏來報。

“稟府君,東城外的黃巾正在離開,往北退走。”

而北城外的黃巾也在收拾東西,準備離開。

“周帥,我們是否要出城追擊?”

臧霸望著城外的黃巾,問道。

周信道:“不用,他們以百姓斷後,追擊無用,徒殺百姓而已。”

“可是百姓跟他們走了,豈不是殺之不絕!”

“他們進兵時百姓或許有用,可以壯其聲勢,但退走時,百姓便會成為他們的累贅。試想一下,這麼多百姓跟著,每天要吃掉多少糧食?沒有吃的,百姓就會離開,百姓離開,其勢便弱,那時我們再出兵討擊,豈不是更加輕鬆了!”

“他們要是退往青州,百姓不是也跟著退到青州了?”

陰德有點擔心,擔心百姓跟著黃巾跑了,自己這琅琊國人口就會變少。

相對百姓造反來說,百姓逃離也是一種災難!

沒有百姓,就沒有稅賦可收。

周信道:“陰相放心,青州黃巾更多,說明青州更缺糧食,琅琊的百姓不會跟到青州,就是去了也會很快回來。”

一般百姓造反動亂的地方,說明百姓的生活都會非常艱難。

而這些地方的百姓隻會向外流,不會從彆的地方流到此處。

琅琊的黃巾無法繼續南下,百姓本來跟著是想討口吃的,但現在討不到吃的,又不能繼續搶下去,他們隻能無奈的回鄉,繼續耕種,忍受苦難!

如果繼續跟著黃巾,最終隻有客死他鄉,回鄉雖然受苦,但至少還有機會活下來。

中午的時候,城外的黃巾全部離開,向北退走。

傍晚時,刺史陶謙率領五千多兵馬到了開陽城外。

陰德和周信等人一起出城迎接。

“文誠,宣高,聽說你們親手斬殺黃巾小帥張義和梁寶,又逼退黃巾,解了開陽之圍。你們的功勞不小啊,你們放心,我一定如實向朝廷稟報!”

陶謙一見到周信和臧霸就讚不絕口。

但他嘴上雖然稱讚,心裡卻隱隱的有些不快。

本來是想讓周信臧霸去與黃巾血拚,削弱他們的實力,卻沒想到這些黃巾這麼不經打,敗得這麼快。

“這都仰仗使君之威,黃巾賊眾以為我們是州兵,我們才能勝得如此輕易!”

周信假意奉承道。

要想在徐州有所發展,現在就要討好陶謙這個徐州之主。

等自己有了真正的地盤和人馬,那時再不用顧忌陶謙。

周信的話果然讓陶謙大為歡喜,笑道:“走,我們一起進城。”

兵馬入城,到了相府,琅琊相陰德擺酒接風。

兩日後,派出去的斥候回報,黃巾退到陽都,進城屯守不走了。

但許多百姓被攔在城外,不能進城。

餓死凍死病死的人每天都有不少。

陶謙把周信臧霸等人叫來商議。

“黃巾停在陽都,想要據城堅守,文誠,你覺得我們應該如何應對?”陶謙對周信問道。

周信胸有成竹道:“明使君,黃巾屯守陽都,又拒百姓於城外,此乃其自取滅亡之道。我們隻要進兵陽都,驅散城外百姓,遣返還鄉。然後攻取東安東莞莒縣三城,使陽都成為無援孤城,又斷了黃巾退路,如此黃巾即可覆滅!”

陶謙大喜笑道:“哈哈哈,文誠之言正如吾意。文誠,宣高,你們帶領人馬先行,驅散百姓,攻取東安東莞莒縣三城,我親率兵馬圍困陽都,不讓黃巾逃脫!”

“諾。”

周信和臧霸同時拱手,齊聲應道。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