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第八次進化!(2 / 2)

····························

在菲國群島的北端,呂宋島東邊臨近太平洋的某處隱秘角落。

四月十六日清晨。

薄霧繚繞中,一艘新購置的高盧國常規潛水艇——“深海探索者號”,靜靜地停泊在一處精心挑選的秘密港口內。

這艘潛水艇,全身覆蓋著先進的隱身塗層,宛如深海中的幽靈,是菲國海軍最新的驕傲。

經過數日的調試與準備,“深海探索者號”終於迎來了它的首次遠航。

隨著一聲低沉的汽笛,潛水艇緩緩滑入碧藍的海水。

海浪輕拍著艦身。

隨著艙門關閉,儀表盤上的綠燈逐一亮起,標誌著一切準備就緒。

在艇長馬科斯上校的指揮下,潛艇緩緩下沉。

很快便消失在海平麵之下,僅留下一串串氣泡證明它曾存在過。

接下來的航行中,“深海探索者號”穿越了波濤洶湧的海域,順利接近了一塊戰略要地——巴林塘海峽。

這個連接西太平洋與南海的重要通道,曆來是各國海軍關注的焦點,也是一條對於國際航運具有重要經濟意義與戰略意義的航道。

而對菲國海軍而言,這裡自然也是重中之重。

就在“深海探索者號”緩緩潛入巴林塘海峽深處,準備按照預定航線前往南海進行巡邏時。

聲呐操作員突然開口報告了一個異常信號:“上校,附近海底地形有一段奇特的異常,看起來並非自然形成的痕跡。”

馬科斯上校聞言,立刻命令調整潛艇姿態、減緩速度。

同時啟動更為精密的探測設備。

隨著潛艇逐漸接近,一個令人震驚的景象在聲呐屏幕上逐漸清晰:

那是一條長長的、不規則的溝壑痕跡蜿蜒在海底,其筆直程度、幾乎不變的寬度和深度均非自然形成所能解釋。

這道痕跡好似大地的傷痕,無聲訴說著某個未知事件的劇烈與不凡。

出於職業的好奇與責任感,馬科斯上校決定讓“深海探索者號”小心翼翼地跟隨這條溝壑,深入探究其背後的秘密。

畢竟這裡是菲國海域內,馬科斯上校要確保沒有任何異常。

隨著潛艇的深入,周圍的海洋環境顯得越發寂靜而神秘,隻有潛艇內部的儀器運轉聲回蕩在封閉的空間裡。

不久,一個前所未見的奇觀展現在眾人眼前:

那是一塊巨石。

體積之大,足以讓人誤以為是一座小山,孤零零地躺在海底。

巨石的邊緣處,是極為明顯的破碎撕裂痕跡。

岩石表麵的裂縫仿佛被某種不可思議的力量撕扯開。

邊緣參差不齊,裸露出內部的岩層,顯得格外突兀。

這顯然不是自然形成的。

船上的專業人員立馬分析出來,這是近段時間內突然出現的非自然現象,是有不知名的外力乾預的。

自然崩碎的石頭與被外力突然砸碎的石頭,會展現迥異的特征。

這些差異不僅僅是大自然與人類活動痕跡的直接對話,也是地質學家和海洋探險者解開深海秘密的關鍵線索。

自然崩碎的石頭,其邊緣通常呈現出一種未經雕琢的野性美,不規則且粗糙,記錄著歲月風霜與水流侵蝕的無儘故事。這種碎裂是時間與自然力協作的結果,諸如潮汐的持續衝刷、海底地質運動的微妙推動,甚至是生物作用的緩慢雕刻,共同塑造了它們獨特而複雜的輪廓。

相比之下,被外力砸碎的石頭邊緣則講述著另一種截然不同的曆史。這些碎石的邊緣往往更為整齊,有時可觀察到近乎直角的斷裂麵或是尖銳的棱角,透露出瞬間高強度作用力的痕跡。還可能伴生有更少的自然附著物,如海藻、珊瑚碎片等,因為它們是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尺度內形成的“新傷”。

進一步觀察,自然崩碎的石頭周圍環境通常融合得更為和諧,碎石與細沙、生物殘骸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個生態平衡的微環境。

而外力砸碎的區域,則可能顯示出較為突兀的地質結構改變,以及因外力介入而暫時擾亂的海底生態格局。

眼下的這塊巨石。

就是完美符合外力砸碎的特征,並非自然侵蝕形成。

再結合這塊巨石旁邊延伸出去的溝壑痕跡。

基本可以確定這是被外力突然砸碎下來的一塊巨石,然後被不知名的外力一路推到了這個地方。

至於這股外力究竟是什麼。

那就暫且不得而知了。

沉默中。

馬科斯上校忍不住詢問起身旁的專家:“會是某種海洋生物所為麼?”

“不像。”

“哪有海洋生物會閒的撞碎出一塊十幾噸的巨石,然後還要推著它一路犁著地麵前進?”

“這不是閒的麼?”

專家思考片刻後如此說道。

他發誓,沒有生物會去做這麼沒有意義的事情。他更相信這是某個國家研發的功能類秘密武器。

聞言。

馬科斯上校皺了皺眉,隨即果斷命令道:“沿著溝壑的方向繼續前進,尋找這塊巨石的源頭。”

“所有探測設備全功率運行,小心一切特殊的異常。通訊組向總部時刻彙報這裡的情況。”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