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二弟,你去過南京嗎?”張賁問,“我是說,原本的那個你。”
“沒去過。了解過。金陵十三釵,多有名啊!”林鱗遊說,“但是我知道,在我們那時代,這個時候登高望下去,絕對是星星點點,燈火通明的一片。”
“哪個城市不是如此?”張賁說,“唉,若是在我們那時代,這個時候,我該窩在舒適溫暖的被窩裡,愜意地玩著手遊……”
“你這個手遊,它正經嗎?”
張賁笑笑:“有時候正經,有時候不正經……你呢?這時候在乾嘛?”
“加班。”林鱗遊一句話將聊天的氣氛推至冰點。
張賁喉頭滾動兩下:“我們現在,好像就是在加班……”
“睡覺!”林鱗遊扭頭往山下寺院走去,“不要把資本的陋習,帶到錦衣衛中,帶到大明來!”
“一起睡。”張賁也跟下來。
……
第二日,吃過早飯,主持溥通大師主動邀請三人參觀寺院。
客房距離天王殿是最近的,主持引著三人進了大殿,入眼是一尊袒胸露腹的大肚彌勒佛,兩側四大天王守護;與彌勒佛背靠背麵向大雄寶殿的,是神將韋馱,四大天王座下三十二將之首,降魔伏鬼,護衛佛法。
韋馱菩薩手中韋陀杵拄地,表示建初寺是個小寺,恕不能招待雲遊到此的和尚免費吃住。
接下來又陸續參觀了大雄寶殿、羅漢堂、法堂講堂等四堂……
拾級而上,來到藏經樓,卻見小半座樓坍塌著,一片焦黑。
“讓施主見笑了,兩年前枉遭一場雷火,燒了半座經閣。奈何小寺香客寥寥,遠不及領廂報恩寺,所以一直也無力修繕,就這麼放著。”
張賁心想:這老和尚,莫不是想讓我們捐錢?
林鱗遊問:“大師,可有經書丟失?若有,我們兄弟幾個倒可以幫忙留意找找。”
溥通道:“多謝施主,倒並無經書丟失,隻是焚毀了數卷,幸好不是孤本,實乃不幸中的萬幸。”
“焚毀的經書包括哪些?”林鱗遊又問,對藏經閣充滿了興趣,主要是想看看,有沒有傳說中的武林秘籍。
“包括……”溥通想了想,“《易筋經》、《洗髓經》、《般若龍象經》等。”
這時楊放留意到藏經樓杏黃的東壁上題著一首詩,湊近一看,叫道:“這不是太祖皇帝的禦筆詩?”
林鱗遊張賁也湊過去,見壁上詩曰:
殺盡江南百萬兵,腰間寳劍血猶腥!
老僧不識英雄主,隻顧嘵嘵問姓名。
楊放回頭看著近前的溥通:“原來當年太祖題詩處,正是此寺啊!”
溥通搖搖頭:“太祖禦筆是在太平府般若庵。”
“那這些?”
溥通依然搖頭:“不知何人所抄。”
“既非太祖禦筆,便是僭越!為何不擦去?”楊放突然收起麵孔,嚴肅地朝溥通發問。
溥通說:“這詩,該不是本寺僧人所抄,應是知客僧眾怠慢了某位香客,由其抄題在這壁上。老衲留著這詩,就是為了時時警醒寺眾,莫要以貌取人,得罪小人事小,若是有眼不識英雄漢,佛祖便要怪罪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