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 有一個人前來買瓜(2 / 2)

張賁他們無奈,也隻好由得他了,這種事,若是勉強,也隻會傷了楊放的自尊。

疑惑的是,張賁有跟中後千戶所的王謙打過招呼,怎麼楊放,還會淪落到去馴象所洗象去了呢?

這會兒象奴調禦令起,洗象也結束了。

張賁他們本也沒了觀看的興致,離了茶樓準備回家。

路過街邊一瓜攤,見西瓜個個滾圓翠綠,煞是誘人。明人所謂西瓜生於六月,享儘天福是也!

“你這瓜,多少錢一斤哪?”張賁便上前問道。

“十一文一斤。”戴著草帽的瓜農操著一口皖北口音,看樣子,還是高祖的老鄉哪!

“窩巢,這瓜皮子是金粒子做的,還是瓜粒子金子做的?”張賁笑問。

瓜農說:“客人真會說笑,俺這都是正宗的鬆江周浦鎮西瓜,可甜了!”

“有多甜?”林鱗遊問。

“俺給你們切一塊嘗嘗!”瓜農拿起菜刀,“保證你們甜掉大牙啊!就跟這兩位姑娘一樣甜!”

嘿!這瓜農倒會說話,要是當初那瓜農這麼會說話,也不至於會被華強捅了。

本來林鱗遊還想問問保不保熟的,這會兒也調侃不出口了。

瓜農已切了一小片西瓜,遞給張賁,張賁轉手遞給小妹,小妹又掰作兩半,分了一半給越容。

“嘗嘗,甜不甜?”張賁溫柔地看著小妹。

小妹抬袖遮著臉,咬了一小口西瓜,點頭道:“甜——”

“那成,給挑倆!”張賁豪氣地說。

“得嘞!”瓜農麻利地挑了兩隻大西瓜,“這倆隻成不?二十一斤……一共兩錢十九文。”

兩隻西瓜,兩錢十九文,說貴吧,對他們來說,倒好像也不貴……

對平民百姓來說,那肯定是貴上天了。

不過大明上自禁園,下至鄉圃,都種植西瓜,西瓜已是當時相當大眾化的瓜果。那時候也叫甘瓜或寒瓜;文人則叫得更雅,稱之為“綠水”,或“綠沉”雲雲。

普通百姓想吃瓜,有地的多會自己種。這種瓜攤上的瓜,也主要是麵向達官貴人的,貴自然有貴的道理。

張賁看向林鱗遊:“愣著乾啥?掏錢吧!”

林鱗遊掏出剛剛得來的銀票,遞給瓜農。

瓜農大驚:“客官,你這把我整個攤兒買下來,俺也找不開哇!”

“彆逗人家了!拿銀子出來!”

林鱗遊笑笑,收回銀票,沒有碎銀子,拿了整一兩錠出來。

瓜農咬了咬,又上秤“約”了“約”,利索地拿了七錢八十一文出來,找給林鱗遊。

……

圓圓的井口,落下兩隻大西瓜,“撲通”兩聲,濺起的井水清澈冰涼。

“浸上半天,比冰箱裡凍的不知爽多少!”張賁脫口說。

四人探頭看著井水中浮沉的西瓜。井水也倒映著四人的臉龐。

綠沉綠沉,這些讀書人倒叫得貼切!

“啥是冰箱?”林瓏問道。

“就是……放滿了冰塊的箱子。”林鱗遊解釋道。

在大明當時,已經可以人工製冰儲冰,皇宮大內王公府邸都有冰窖,用以儲藏南方上貢或宮中賞賜的時鮮水果,比如河南開封周王府的冰窖內,就“藏有蘋婆、鮮果諸物”。

不過林鱗遊倒是覺得,還是井水裡冰過的瓜果更好吃。冰窖,咱不是沒那個實力,隻是不屑於擁有。

“一會兒咱先吃一隻,剩一隻,等三弟回來給他吃。”張賁說。

林鱗遊點點頭:“這段時間如何不見三弟他媳婦呢?”

“三弟他有媳婦了嗎?”

“就是任苒任捕頭嘛!”

“哦……你這麼一說,的確哈!好長時間都沒見她了。”張賁凝思點頭,“還有點怪想她的哩!”

……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