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 夏日的悶熱(1 / 2)

浙江按察使司衙門,駐地杭州府,距離西湖不過二裡路,晚飯後從衙門出來,慢慢踱著步也就到了。杭州府衙、都指揮使司衙門等,也都沿湖而建,視野開闊,占儘地利,冬天不冷,夏天涼爽地很。

因在白晝,日頭正烈,湖上風光儘收眼底,目之所及,遊船漁船皆係靠岸邊,想要遊湖,夜裡是最合適的。

不過彼時西湖還在城樓外,百姓想要夜裡出城遊湖,也不是容易的事兒。

楊放憑著小旗官的身份,倒可以自由出入城門遊一遊湖,想想,這也算是這個身份帶給他為數不多的好處。

沒有一絲微風,楊柳不擺,湖麵如鏡。

他大爺的!這些做上官的,講話倒是動聽,果然是差遣我做些吃力不討好的活兒!他們自己倒躲在屋裡飲冰酒,賞歌舞,吃西瓜!

楊放有些懷念馴象所的生活了,還是那句話,跟大象那些畜生打交道,好過跟這些上官!

而且托大象的福,馴象所還隔三差五運冰過來,一點兒也不熱,還很涼快。楊放不知不覺,都喜歡上馴象所了。

去按察司,路過這西湖,找了處柳蔭底,脫得赤條條地,縱身一躍,跳入清涼的湖水中,夏日的悶熱心頭的煩躁瞬間一掃而空。

在湖中儘情遊了兩回,楊放也生怕日暮周新帶了陳諤來遊湖,要找他們,當然最好是白天,這會兒,他們一定躲在衙門裡避暑納涼呢!

雖然儘情,但不儘興,夜裡再來遊一回可好!

上了湖,從錢塘門入,過風波亭,沿慶春街直走一裡多地,便到了按察司衙門。

按察司衙門,前有牌坊一座,上書“總憲”。正北大門三間各二扇,幾乎所有的衙門大門都是這製式,這就是所謂的“衙門六扇開,有理無錢莫進來”的由來了。門上豎牌,寫著“浙江等處提刑按察使司”;左邊牌書“拿問貪酷官吏”,右邊牌書“伸理冤枉軍民”。

隻有如今坐鎮這按察司衙門的周新,是對得起也當得起牌上的這兩行字的!

怪不得王謙他們不願意來這,除了怕熱,更大的緣由,怕是不敢麵對這幾行字吧!

進大門,有寅賓館,東西兩馬道。正北是儀門,儀門內就是大堂,大堂後則是休息待客的後堂。

陳諤果然在按察司,老遠,就聽見他那與眾不同的大嗓門從後堂傳來……

……

夏日的清晨,涼風習習,是一天中最涼爽舒適的時刻。

樹上的蟬此起彼伏地叫著,有小孩已經拿了竹竿呼朋喚友地往田地間拾蟬蛻去了,拾來的蟬蛻賣給藥鋪,倒可以換得幾文錢。

走過幾條田埂,江見雪終於回到了家,老遠就看到,隔壁鄰居的院牆,果然又往外擴了幾尺,院牆起了個底,一旁堆滿了磚石泥沙。

見了此景,江見雪氣惱地不行,又無計可施。

自古以來田地之爭,下到民與民,上到國與國,都是不可避免,也是必須解決的事!

而解決這紛爭的辦法,隻有一個……

推開自家柴扉,看到他娘正在喂雞,他爹坐在門檻上,鐵青著臉在那修鋤頭。

本來兒子考取了舉人,日子可以好起來了,家裡有著幾畝原額舊田,不用繳稅,也不用服徭役交拜見銀,沒想到鄰人嫉妒眼紅,處處找事,攪得生活不得安寧。

“爹!娘!我回來了。”江見雪迫不及待地放下書簍,跑進廚房,拿起瓜瓢,掀開缸蓋舀了一大瓢水,咕嘟咕嘟一陣猛灌。

“你回來做什麼?”明明是他們寄的書信,等自己兒子回來了,江見雪他爹又明知故問起來,隻怕是被氣暈了頭。

“回來……我放心不下你和娘。”江見雪唯唯諾諾,“爹,他們,還真又動工造啊?”

“你隻管讀你的書就是,其他的事,你彆管!爹自會處理!”江見雪他爹狠狠地將鋤頭往地上杵著,杵緊,“咚咚咚”一陣猛響。

江見雪心裡也跟著一陣陣發緊。

如今種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不用納稅,老爹乾活更積極了,三天兩頭往地裡跑,一株草剛冒出頭他就得拔掉,田間收拾地比家裡還乾淨齊整。

要不是鄰人作梗搗亂,他們的生活,平靜如水,也是很平淡美好的。

江見雪往爹娘房中走去,推開窗戶,入眼便是鄰居的半堵院牆,再造高一點,這窗隻怕就打不開了。

他在心裡歎了口氣。

“爹,娘,要不然,你們住我屋吧!”江見雪說,“反正我也不常在家住,待我考取了功名,咱搬彆處,搬京城住去!”

“沒做成的事,就不要說大話!”他爹一盆涼水潑來,將江見雪一腔熱血給澆了個熄滅。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