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 大雨滂沱(2 / 2)

“你們想一統白蓮,還不是得借助我們錦衣衛?”李春曾對悟空堂堂主說,“白蓮印劍,劍,在我們大金吾手上。印,也隻能靠我們海外尋去。隻要好好合作,那印劍,遲早是你們悟空堂的。”

劍,指的是倚天劍。印,是傳說中的明教聖火令。

白蓮教各教各派都相信,誰得到印劍,誰就是白蓮正統,誰就能一統江湖。

這種話,局外人聽了,可能會覺得滑天下之大稽。但正如天地會總舵主所言:讀過書明事理的人,大多數都在朝廷當官了。所以如果要同朝廷對抗,就得用一些蠢一點的人,對那些蠢人,就絕對不可以同他們講真話,必須要用宗教的形式來催眠他們,使他們覺得所做的事情都是對的。

所以“一統江湖”也不過是一句口號,就跟反清複明是一樣的。

當然,不是所有的教派口號都是“一統江湖”,畢竟過於高調容易成為眾矢之的,像悟空堂現在的口號就是“真空不滅”。

白蓮教中人能與李春他們這些朝廷官員結交,除了互相利用之外,跟當時相士方術的流行之風是分不開的。

太祖在未登上大明帝國寶座之時,就與星相之士打得火熱,曾召星相之士劉日新為自己推命,推出“極富極貴”之命,大喜過望。

朱棣在燕邸時,與當時著名的相士袁珙、袁忠徹父子過從甚密。袁珙相術精妙絕倫,在元季已名聞天下。他替朱棣相麵,許以“當登大寶,必為二十年太平天子”,在某種程度上,也堅定了朱棣發動“靖難之役”的決心。

如今朱棣也是博收天下術數之人,為己所用。

上行下效,官紳士大夫中也就形成一股與方士交遊的風氣。他們“多信地理”,也就是風水之術,聚在一起,大都講一些堪輿話,說些星命學,看著術士們表演“空盆變蛇”“空杯變酒”而手舞足蹈嘖嘖稱奇。

……

清晨,天空嘩嘩落著瓢潑大雨,這雨下的,比江直樹偷電瓶那天還大。

時不時刮起一道閃電,接著就是一記悶雷。

清早起來,林鱗遊一直沒能找到自己的繡春刀,平時睡覺他都放在枕頭下,但是前一天晚上,他往越容林瓏房間去了一趟,坐了好久,回來後也沒注意繡春刀還在不在。

丟了禦賜繡春刀,那可是重罪,趁著還沒人發現,林鱗遊打算去千戶所找找張賁,如果刀真的丟了,那一定是有仇人找上門了,最大的嫌疑人就是蔣畫!為今之計,先讓張賁出麵去禦用監要一把,畢竟最近死的錦衣衛還蠻多的,交還的繡春刀也多。

院門一開,嘩嘩的雨幕中,挺立著一個身著蓑衣頭戴笠帽的人,手持一把刀,刀下架著錦衣校尉楊威。

楊威已是奄奄一息,眼睛腫得跟雞蛋那麼大,中間一條小細縫,看到林鱗遊出來,他似乎掙紮著動了一下,努力想把眼睛的細縫睜大。

“林大哥,帶上傘……”越容在廊下拿著一把油紙傘走來。

“彆過來!”林鱗遊喝道,因為雨急,他心裡也急。

但是越容卻被他這一聲大喝嚇了一驚,呆愣在原地。

“砰!”林鱗遊重重將院門關上。

隔著一扇門,越容委屈地眼中淚珠直打轉。

“悟空堂元煒,向百戶大人問好!”蓑衣人說著,抬手一刀,將楊威給抹了脖子。

楊威軟軟倒在地上,咽喉處的血湧出,彙入滿地的雨水。

殺了楊威,元煒抬手將刀迎麵丟來,林鱗遊側身躲避,順手接住刀,回過頭時,孫昊的身影已消失於雨幕之中。

這時候林鱗遊才發現,手上的這把刀,這麼熟悉,正是自己遍尋不見的繡春刀!

正愣神間,雨幕中又出現了一隊身影,穿著更為精致的蓑衣笠帽,挎著刀,近了,林鱗遊看清,是一夥錦衣衛。

為首那人上前,看了看地上楊威的屍首,朝林鱗遊拱拱手,道:“林百戶,在下南司孫昊,接到信兒,有兄弟在此遇害,行凶者……”

“人不是我殺的。”林鱗遊握著刀。

孫昊笑了笑:“雨急風大,人多口雜,還請林兄,跟我們往南司走一趟。”

……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