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張賁道,“生命,隻在一呼一吸之間;長生,亦在呼吸吐納之法!”
“厲害——”林鱗遊一聲長歎,眼裡如漫天繁星一般閃爍起來。
張賁低下聲,神神秘秘道:“不過,我是呼吸吐納為主,采陰補陽為輔。”
采陰補陽,絕非道教正統法門,一定是歪門邪道借助正道迎合上層士紳給搞出來的。
但是,張賁居然也信?
太祖皇帝建立大明帝國之初,就曾對僧道門風進行過大力整頓。洪武六年下旨,凡民家女子,不到四十歲,不許出家為尼、女冠;二十年下令,百姓若年齡在二十歲以上,不許入寺為僧;二十四年再次下令,假若有人效法瑜伽教,自稱“善友”,假藉張真人的名頭,私造符籙,均治以重罪!二十七年下令,在僧人道士中,若有人私自擁有妻妾,允許眾人趕逐。若包庇容隱,一同治罪。僧人自稱白蓮、靈寶、火居以及僧道不務祖風,妄為議論,也要治以重罪。
永樂十年,也就是張賁林鱗遊討論長生的這一年,朱棣下諭,如果僧道不守戒律,參與民間修齋誦經,並計較報酬厚薄,或修持沒有誠心,飲酒食肉,遊蕩荒淫,乃至妄稱道人,男女雜處無彆,敗壞門風,將殺無赦!
殺無赦!這條好啊!林鱗遊不覺興奮起來。
在這種嚴厲的政令下,這時候的僧道大致能恪守清淨門風。
但是,張賁為何會信?是不是,他身為千戶,也算得上上層人士了?
還是因為,太子仁厚,而他與太子有過交流?
雖然林鱗遊並不知道,張賁與太子這兩個大胖子曾有過會晤,並就長生之法進行過交談。
太子仁厚,並不代表他沒有缺點,人無完人,或許,仁厚,正是太子最大的缺點。
自明中期以後,僧人道士不守祖風,不在寺廟安心修持,羨慕城市或世俗繁華的生活,到處遊蕩,於是在各地城市中,到處可見遊方僧道的蹤影。
及至明末,僧道不僅有妻室,而且不戒色欲,時逛教坊青樓,被稱為“色中餓鬼”或“花裡魔王”。和尚有“光頭”之稱,道士則有“嫖頭”之號。
到了林鱗遊他們那一時期,道門返璞歸真,安心修持。至於釋門,那就不得了了……而瑜伽教,更是大行其道!
正聊間,越步群打著嗬欠從越容林瓏兩人房間走了出來。
“她們睡下了?”林鱗遊問。
“還沒呢!”越步群道,“不過我出來帶上門的時候,看到她倆在脫衣裳,應該準備睡了吧!”
靠!你小子還真不懂事,雖然你沒有工具,但是好歹也是個男人,在她們跟前,她們怎好脫衣就寢?
“姐夫,我也準備回去歇下了,你把神機槍……”
“不在這睡?”
“我得把神機槍還回去啊!”
“這大半夜的,不怕遭人搶了啊?”林鱗遊道,“我陪你去!”
摸著手中的神機槍,林鱗遊沉思起來。
“你在想什麼?”張賁問,“你彆以為我不知道你在想什麼。”
“既然知道,你還問?”
“你想報仇,對不對?”
“我就是想試試看,李春的鐵布衫,到底能不能擋住這一槍!”
越步群又哭了:“姐夫,我還道你真關心我,怕我遭人搶了!原來你才是那強賊啊!”
林鱗遊強行留下一杆神機槍:“姐夫就研究研究,研究完了,立即奉還!”
“公公那我怎麼交待啊?”
“少了一杆槍,應該發現不了的。”林鱗遊道,“何況現在又不出海,更何況,公公已經少了一杆槍了,再少一杆,應該無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