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路有一家法餐,她以前見朋友圈有人曬過。
下了車,找到那一家法餐,她便走了進去。
服務員有點驚訝地看著她,來這吃飯的都是打扮一新的,但是她穿著休閒,因為淋過雨,劉海還有點濕,略微狼狽。
王冰問:“有位置嗎?我一個人,要坐哪?”
現在還早,餐廳裡沒有幾個人,服務員把她帶到靠小花園的位置,然後把菜單拿給她看。
這裡都是按套餐來的,有688的一個套餐的,有888、1268、1668的。
不是法餐嗎?怎麼還總以“8”來定價嗎?法國人也迷信數字?
王冰選了一個888的。
換成以前,她一定心疼死這個錢,這個錢都可以用來還月供了,不還月供也可以存起來提前還款,總之結婚後要用錢的地方很多,她連超過800塊的大衣都舍不得買,更彆說一頓飯了。
可是現在,她隻想放肆一回。
上菜很慢,一開始上的是免費的麵包,有一小筐。
王冰問服務生:“這麵包上這麼多,一會兒怎麼吃正餐?”
服務員露出一個神秘的微笑:“這要看女士的選擇,可以吃,也可以不吃。”
她拿了一小塊麵包,打算隻吃一點點。
接著上來一份前菜,盤子很大,裡麵放著五六塊像鵝卵石一樣的東西。
王冰問服務生:“這是什麼?怎麼吃?”
服務生道:“女士,這是巧克力和黑鬆露加菌菇,請您挑出最不像石頭的那兩塊吃呢。”
王冰用勺子扒拉了兩下,挑出來了,一口兩個,隻覺得剛嘗到味道就沒了。
味道嘛……談不上經驗,可能吃的隻是一個創意。
但接下來,創意還有很多,比如一個臉盆大的盤子,上麵隻擺了一朵花加乒乓球大的魚生,還有兩口就能喝完的深海魚湯。
一共上了七八道菜,每道一口就沒了。
王冰感覺壓根就沒有半飽。
想必來這裡也不是來吃飯的,是來浪漫的吧。
她把剛剛拍的照片發了一條朋友圈,配文:第一次吃法餐,並不浪漫,現在隻想吃碗過橋米線。
剛發完,就看見阿sun評論了:正好我也餓了。
她怔了怔。
拿著手機看了好一會兒,如果回複“要不要一起”,會不會有勾搭之嫌?
但是她今天是請了一天假的,現在時間還早,閒著也是閒著。
她便回了阿sun:一起?
反正是在朋友圈裡,又不是正式邀請,彆人看見了隻會以為她這是禮貌性邀請。
不一會兒,阿sun也回複了,好啊。
然後對話框就顯示了阿sun發來的信息:冰姐,您在哪裡啊?
王冰給他發了一個定位。
阿sun道:重慶路啊?我知道那邊有不少好吃的,過橋米線也有,我過去找你?
王冰道:你來吧,我在這裡等你。
半個小時後,阿sun開著一輛哈雷摩托車轟隆隆地過來了。
玩音樂的都喜歡這種車吧?
王冰也並不感到反感,至少現在不反感。
“冰姐,上車呀。”阿sun招呼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