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沉悶的村莊(1 / 2)

在12號展廳旁邊的大中庭餐廳吃過午餐後,他們繼續遊覽大英博物館。

大多數遊客直奔17號希臘館,這裡有很多大理石雕塑是從帕特農神廟上拆下來的。

在經過羅馬近千年的掠奪,以及近代英國人的掠奪損壞後,雅典國家博物館的館藏不論是數目還是質量都偏低,希臘人目前正在探討這些大理石雕像歸還問題,為此兩國鬨得很不愉快。

由於石像被運往英國前已經被切割,加上運輸的損傷,這些石像都殘破不全了,看起來就像是一些肉塊,毫無美感。

凡是在希臘看過帕台農長廊就會知道雅典的帕台農神廟為什麼那麼殘破不堪了,強盜在掠奪這些古代文明精華部分的時候並沒有仔細保護,要麼是馬有頭,身體不知去向,要麼是人有身體,頭不知所蹤,半人馬的腿不見了,人形女神的胳膊不見了,除了遍地狼藉和滿目瘡痍沒有彆的形容詞可以形容。

馬克思認為,宗教是被壓抑生物的哀歎,且它同等於沒有靈魂狀態下的心緒,是無情世界的感情。

波莫娜覺得宗教更像是一種人心靈的補全,當人寂寞、無助的時候就會向神祈求幫助,不會覺得那麼孤獨。

希臘的神和其他文明的神最大的不同之處就在於他們有人性,最初的原始崇拜裡,希臘人崇拜的是神的力量,而不是道德,這種神更像是具有強大力量的人類。

進入道德文明時代,知道了羞恥心的人類才會遮蔽自己偶像身上的錯誤,試圖締造完美道德的神。

柏拉圖心目中天上的愛神是存在於理想中的,現實中並不存在,活在人世的是地上的愛神,維納斯也要洗澡,她洗澡的時候被人驚擾了也會吃驚,這是一個活人的反應。

一個道德完美的愛神遇到自己洗澡被人偷看的情況該如何是好?

文藝複興反對神學卻不反對宗教,而基督教神學基礎是新柏拉圖主義,柏拉圖素來以追求心靈溝通、排斥情欲、追求理性精神上的純潔戀愛著稱。教會尤其是天主教是禁止神職人員結婚的,這與古羅馬社會晚期的社會風氣有關,羅馬貴族縱欲過了頭,過著晨昏顛倒的放縱生活,仿佛活著的隻有一個皮囊。

到了道德文明時代,過度地禁止又產生了新的社會問題,絕大多數男人根本就不喜歡柏拉圖,那種理想化的愛情根本就不切實際。

柏拉圖說,最美好的愛隻存在於男人之間,希臘和羅馬非常流行同性戀,但不是每個人都是gay,還是有很多人喜歡女人的。

接受不了就接受不了,中世紀教會裡同性戀者很多,這與神學基礎的新柏拉圖主義有直接關聯,新柏拉圖主義提倡東方神秘主義,也就是迷信。

不隻是聖杯、裹屍布、真十字架這種聖物,就連他留下的聖包皮都被認為不孕不育的女人呢看一眼就會懷孕的奇效。

亨利五世找過一家法國的教堂借過,還好那家教堂隻是說有安胎的作用,隻是因為效果顯著而沒有歸還。

有借有還,再借不難,借了不還,休想再借。

來去屋的規則就是有借有還,可是阿不思卻將厄裡斯魔鏡從裡麵借了不還,按照規則來去屋的房間入口該消失,然而da成員卻依舊可以進去。

身為威森加摩首席法師阿不思鄧布利多有權力可以更改一部分魔法規則,掌握權力就意味著享受特權,當特權在自己手裡的時候誰都不會有意見,要是特權在彆人手裡那感覺就很不舒服了,這時候嚷嚷平等、抱怨命運不公是沒用的,要靠搶過來才能自己使用。

馬克思說:暴力是每一個孕育著新社會的舊社會的助產婆。

暴力在馬克思眼裡並不是一個貶義詞,男孩子的世界充滿了競爭和暴力,跟女孩一樣是沒法在野獸橫行的世界生存的。

德拉科退出了這場較量,他跑去聖芒戈當醫生了,他是個內心柔軟的人,他更適合撒嬌、仗勢欺人,並不適合使用暴力闖出自己的天地。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