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百變星君(2 / 2)

張濤跟她說過,工匠要是對一件器物投入了很多心血,那麼它就會有靈,從那副畫上波莫娜感覺到了一種波動,聯想起神筆馬良的那個故事,說不準這隻活靈活現的夔牛會隨時從畫裡跳出來。

馬由韁是一個“畫家”,和王維那個“詩人”一樣都是藝術家。

“你們是巫師?”文先生忽然改變了態度,他身上的那股市儈氣息沒了,卻好像穿上了另外一種偽裝。

“是的。”波莫娜毫不猶豫地說道。

“你們是傲羅?”

“不,我們是自由職業者。”

“那副畫,你要怎麼把裡麵的東西召喚出來?”西弗勒斯問文先生。

“小馬跟我說當我遇到危險的時候它會跳出來救我的。”文先生笑容可掬地說“你想做危險的事嗎?巫師先生?”

“我以為巫師不能參加麻瓜的戰爭。”

“現在天下太平,哪有什麼戰爭。”文先生譏誚地說“更何況那麼大的事哪裡是我們這些平民能參與決策的。”

古代儒家將民分為士農工商四等,很多讀書人其實沒有搞清楚一個概念,士大夫階級再怎麼親近貴族,他依舊是民,並不是貴族之列,然而“士”這個階級卻認為自己已經不是“民”了。

他的吃穿住行都和貴族一樣有標準,寒窗苦讀那麼多年就是為了成“士”,不能再和普通平民一樣從事體力勞動了。

正確看待體力勞動階級才能得到他們的擁護,植物需要培育才能成為糧食,有穩定的食物來源才能討論治國、文明,這正是古代農耕文明比遊牧文明發展地快速的原因。

西方有句諺語,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中世紀的早餐和晚餐都很簡單,隻有午餐才是主餐,這句話現在被當成真理一樣被人相信,一如中世紀的人相信大地是平的。

然而,這天下真的有免費的午餐,盧芹齋就讓留學法國的中國學生有免費的午餐可以吃。

他是倒賣文物了,可是他用倒賣文物的錢乾了好事,也滿足了他想當上流人物的私欲,那他是好人還是壞人呢?

未知生,焉知死。

“事人”可不是那麼簡單的。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當一個渴望脫離平民,顯得自己與眾不同的“士大夫”遇上了消費主義,那就像是乾柴遇上了烈火,奸夫遇上了**,消費欲望和激情無限膨脹,偏偏又沒有足夠的錢來支撐自己的物欲,於是各種貪汙受賄、徇私枉法的腐敗事件就出現了。

士也是民,忘了自己的本質也就脫離群眾了,這正是任何一個政黨執政最大的危險。

飽食終日之人,焉能知人間疾苦。

錢在和平的時候是能買到糧食,可是在特殊情況下就買不到了。

秦趙長平之戰,趙國就找齊國買糧食,可是齊國卻不借糧給趙國。

齊王打得如意算盤,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秦國和趙國大傷元氣後他就能統一天下了,可惜偏偏事與願違。

公元前259年,有個嬰兒在趙國的都城邯鄲出生,這個人名叫趙政,而就在他出生前一年長平之戰結束,秦國人坑殺了趙國四十萬降卒。趙政的父親異人是秦國扣押在趙國的質子,以當時兩國的“邦交”,異人被憤怒的趙王殺死一點都不奇怪,隻是他在呂不韋的幫助下逃離了邯鄲,將趙政和他的母親趙姬留在了強敵環伺之中。

趙政是在鮮血、饑荒和偏見之中長大的,他的成人禮就是從獻祭兩個同母弟弟開始的。

儒生恨他,在史書上稱他為暴君,可是華夏人卻稱他為祖龍,司馬遷的秦始皇本紀裡寫了的。

末代皇帝,初代皇帝……讓人無限唏噓感慨啊。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