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局中人(2 / 2)

魔法部難道沒有察覺自己多麼可笑嗎?一個小巫師的生命安全遭到了威脅,他還是不能使用魔法來進行抵抗,所以哈利和達力就該傻站在那裡等死,因為如果哈利用了魔法就違背了他們至高無上的法律。

底線應該有彈性,卻不能沒有底線,就像美國的星條旗法,國旗是個“莊嚴”的東西,燒毀和踐踏是不允許的,精英們為了自己的“言論自由”,操控輿論導向,將國家利益不顧,並且還將愛國主義和希特勒、日本掛鉤進行扭曲,他們就是利己主義者的代表,這些人掌握權力造成的危害及其嚴重,美國憲法裡麵隱藏著“保護少數派”的漏洞,精英把持著國會,就算全國百姓都同意護旗法,國會通過不了還是不能修憲。這種無底線無邊界的言論自由,就像美國國父富蘭克林說的一樣,傻瓜的心在嘴裡,聰明人的嘴在心裡,小亨利肖就是管不住自己的嘴,最後惹上了殺身之禍,他就是個典型的“言論自由”的美國人,不知道什麼時候“閉嘴”。

古代中國,絲綢之路的貿易被粟特人把持,因為巨大的信息差,生絲價格從原產地翻了數百倍,一磅絲12兩黃金,這個消息中國人是不知道的,當時波斯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壟斷了中國絲綢的貿易,再由波斯商人轉手銷往羅馬。查士丁尼想要打破這種貿易模式,買到更便宜的絲綢,就去聯合埃塞俄比亞人,計劃繞過高價壟斷經營的波斯,從海上去印度購買中國絲綢,然後東運羅馬,於是絲綢戰爭爆發了。

第一次鴉片戰爭後,中國資產階級開始和外國經商,作為生絲生產者的中國人反而要被外商製約,胡雪岩想要打破外商壟斷,就先要自己國內形成一股可以與國外抗衡的實力,於是他收購生絲進行壟斷。

然而他這麼做是不被人理解的,國內的商人首先給他下套,盛宣懷是因為身處李鴻章與左宗棠的海塞之爭的權力鬥爭漩渦中,其他人不一定全是為了給他麵子才擠兌的,也有阻止胡雪岩壟斷的立場,他們和李鴻章看到的“局”和左宗棠、胡雪岩看到的不一樣。

唐朝的時候沒有閉關鎖國,玄奘西天取經不隻是帶回來了經書,還有大唐西域記,然而在麵對東羅馬使節求助的時候,唐朝官員卻在《使節圖》裡展現出及其傲慢的態度,這和清朝官員卑躬屈膝的樣子差彆多大。

明清閉關鎖國造成了嚴重信息差,再加上文盲率,讓普通人明白通貨膨脹、糧食商品率和國家安全的關係太難了。

人去管羊很簡單,難的是人去管人,平民知道什麼是正確的選擇,什麼是錯誤的,看到滿清官員濫用錢和職權,卻不儘守土衛國的義務,資產階級,乃至後麵的無產階級都團結起來,將封建官僚給推翻了。

商鞅是讓秦朝大一統的人,他的弱民之術在於民弱國強,國強民弱。

想要弱民就是讓他們馴服,如果暴力不能用,就用彆的辦法,教育一樣可以達到弱民的目的。

真正讓人感覺到幸福的不是你買了什麼東西,而是“掌控感”,你有了錢可以自由支配它,你可以用美元點煙,也可以用它來做“教育”這種當你還是普通人時認為的慈善。

但實際上你隻是將錢捐獻出來修學校這個“建築”是沒用的,重要的是教課的老師,以及孩子們手裡的課本,至少在遇到張濤之前波莫娜沒有把法國大革命和拉基火山爆發聯係在一起。

霍格沃滋遠離繁華喧囂的城市,人們隻好自己找樂子。

有人愛讀書,有人則喜歡彆的,當男人和女人在一起,無聊到沒事做就會找事給自己打發時間,然後孩子就出生了。

偏遠落後的地方新生兒出生得反而更多,如果孩子代表著希望的話,那麼那些地方的希望更多。

富蘭克林還說過,絕望毀掉了一批人,驕傲毀掉了更多人。

住在城市裡她沒有覺得就到了天堂,城市裡的建築就像是鋼鐵森林,和鄉下的森林差不多,遠看著很美,走進了就失去了那種美感。

就像猶太人,借助神力獲得了自由,離開了埃及,可是在曠野裡流浪久了又想要回去,可惜那個時候已經晚了,他們跨過了埃及人的底線,沒法再回到過去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