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 雲端之上(2 / 2)

外界存在大量的未經篩選的信息,這些信息裡麵真正對一個人來說有用的很少,光分揀歸類就讓人精疲力儘了,更何況還要做出明確判斷,過量信息的存在,反而使人不能高效快捷地獲得所需要的有效信息,因而總感覺自己所掌握的信息不夠用。

信息過量和信息過剩容易使人混淆信息與知識的界線,誤以為掌握了信息就掌握了知識。

傑西迷失在這樣的信息流裡了,他迷失了,卻沒有人能指引他,包括他的妻子,所以最後他在癲狂裡,忘了自己還有信托的錢,因為拿不出租金被房東趕了出去,最後在一家酒店的衛生間裡扣動了扳機,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傑西在他那個時代的地位就像現在的巴菲特,他將金融公司的總部設立在奧馬哈,而不是繁華的一線城市,除了因為這裡是巴菲特的出生地,還因為奧馬哈悠閒而愜意。住在繁華和喧囂中的人很難理解,寧靜安謐的狀態很適合靜下心來思考,一直熱鬨歡樂會讓人精神失常的。

瘋子並不總是胡言亂語,尤其是高智商的瘋子,相反他說的話很有邏輯,有一位病人說“時間不是流逝的,流逝的是我們。”乍一聽文藝又打破常理,他卻可以說得通,而且是用量子物理學來解釋,但他就是個精神病人,隻是正常人用理性思維去理解他說的瘋話罷了。

格林德沃是那麼瘋狂,企圖以少數的巫師統治十幾億麻瓜,可是他說的話又是那麼有道理,那部國際保密法到底保護的是誰的利益?

美國的情況和其他魔法世界不一樣,巫師魔法部就在百老彙伍爾沃斯大樓,大樓建好後就成為了麻雞與巫師共享的建築。

英國魔法部在白廳的下麵,就像是麻瓜政府的影子,格林德沃在美國魔法部似是而非的演講傳得很快,這就老瘋子的可怕之處。

波莫娜從來沒有想過格林德沃那個組織“金費”的問題。語言雖然有煽動力,然而它的作用是有限的,隻有落到口袋裡的錢才是真正能讓人感覺到“落到實處”的感覺。

1929年黑色星期四股災以前美國一切看起來都是向好的,整個夏天到秋天,經濟持續高漲,人們把這個時候叫好時光。

注入華爾街的資金越來越多,以前主要是歐洲流入,但在工黨上台後英國又開始實現保護政策,隻是那個時候錢依舊從全美各個角落湧向華爾街,股票市場就像賭馬一樣,成為全國消遣娛樂場所,進入股市不過是一份報紙的價錢,由小賭客組成的大軍將100、200、300美元的存款投入股票市場。

傑西沒有盲目樂觀,他預測美國的股票市場將會出現一個前所未有的大熊市,股市指數將暴跌。

1929年9月首次出現信號,英國出現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哈特雷金融詐騙案,消息傳到美國來的時候英格蘭銀行沒有任何作為,隻是傑西的“間諜”傳來消息,英格蘭銀行將加息。

後來10月24日來了,股票市場的第一輪爆炸就把股市炸得粉身碎骨,10月29日第二場爆炸把剩下的人炸得壽終正寢,每天都有人跳樓自殺。

富豪以往大多很成功,所以一旦蒙受龐大損失時,有時會不知所措,他們未試過在低潮時逆境求生。僅僅是1929年10月和11月,紐約市報告的自殺事件就有219起,到1932年美國的自殺率達到頂峰,每10萬人當中就有自殺,之後比例又逐漸下降,不是人不想死了,而是他們都瘋了,被關進了精神病院裡。

人總是這樣,隻相信親眼所見,不論哈利如何說伏地魔要回來了,隻要魔法部和預言家日報上不承認,就沒人真的相信他說的話。

1960年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設計了一個著名的關於“延遲滿足”的實驗,主要測試一群4歲的孩子能否堅持在20分鐘後再吃眼前的糖果。試驗通過孩子小時候表現出的自控、判斷、自信,預測其成長後的個性。經過12年的追蹤,不同表現的孩子,長大後個性表現也不同。凡熬過20 分鐘的孩子,都有較強的自製能力,處理問題的能力強,樂於接受挑戰;而選擇馬上吃糖的孩子,則表現為猶豫不定、多疑、神經質,頂不住挫折考驗,自尊心易受傷害等。這種從小時候的自控、判斷、自信的小實驗中能預測出他長大後個性的效應,就叫糖果效應。

每個人的一生都會麵對許多誘惑,麵對誘惑時,抵製它們的最好辦法是轉移注意力,就像有些孩子捂住眼睛、玩捉迷藏或是唱歌跳舞,那麼他們對誘惑的渴望就會減弱或暫時將其遺忘。

要善於抵製誘惑,不被眼前利益所迷惑,彆指望自控力會隨著年齡的增大而自動增強,那需要有意識的去鍛煉。

現在,西弗勒斯就需要鍛煉,他快失控了。

在經曆了霍格沃滋之戰後他的心情就經曆了大起大落,而且他還有足夠的錢,他找她尋求幫助並不是為了真的出去奢侈享樂揮霍,而是不想和傑西一樣“迷失”了。

他真是個不肯誠實說出自己心裡所想的蠢貨。

在西弗勒斯去找家養小精靈們取銀子彈的時候,她在溫室裡沉思,蘇格蘭還在下雪,這裡安靜地連雪落下的聲音都聽得見,偶爾還有小孩子們的小鬨聲,霍格沃滋是個多麼美的地方啊,難怪那麼多人都想留在這裡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