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讓第二小提那邊重新整理一下,讓聲部首席去處理。
耳中的音樂在流動。
陳秋將眼睛閉起,感受著音樂的流動。
雖然什麼都看不到,但是在他的耳中卻仿佛構建出了樂團之中的全部內容。
他敏銳地抓捕著音樂之中的一切問題,手腕微微晃動,帶動著樂團之中所有人的情緒。
【伴奏部分,小提琴聲部那邊有兩三個人音準一直抓不準,音樂的整體感覺會出現一些瑕疵】
【在獨奏部分,幾個聲部首席的演奏都沒有什麼問題,這個是他們的優點】
【小軍鼓還在我的掌控中,目前看來應該不會有問題】
【……】
陳秋的腦中快速走過幾個想法。
他的手張開,看向單簧管。
準確講,應該是降b單簧管,手指微微抬起。
對著長笛那部分的手,則是早就已經落下。
兩者的銜接,勾動兩個樂器的情緒。
完美無誤的掌控。
對樂團的提前布局。
對和聲的深刻理解。
坐在後麵的那些評委聽到陳秋的排練,相互之間看了一眼,不由得點了點頭。
“這個和聲的感覺做的非常不錯,和聲上的張力,以及樂器音色上的張力都做到了,一切都在他的控製內。”
“他現在一直在做的事情,都在控製著整體的平衡,我之前一直都以為他會選擇糾正錯音,沒想到他居然沒有,有點意思了。”
“他其實注意到了小提琴那邊有錯音,不過他並沒有直接糾正出來,而是選擇先讓音樂優先前進,讓聲部首席去處理這件事。”
“不錯的抉擇。”
“他的小軍鼓打擊樂部分控製的也不錯。”
眾人小聲交流了一番,交換了一下彼此之間對於陳秋現在演奏出來作品的理解。
現在還看不出什麼特彆多的東西。
波萊羅舞曲最為重要的三個點,陳秋已經掌控了一個。
樂團的色彩平衡也在他的掌控內。
不過現在還隻是音樂開頭的部分,基本上就是幾個首席的獨奏,控製還不算特彆困難。
最為困難的部分,應該在後麵。
所有樂器的聲音在逐漸增長的過程中,多個樂器之間的平衡。
就好像你控製著一個遊戲角色打遊戲還算正常,但是你如果需要控製兩個,乃至於三個遊戲角色去打遊戲。
那麼困難程度幾乎倍增。
而波萊羅,便是這樣的一首作品。
從一開始的單管樂獨奏搭配上弦樂部分簡單的伴奏,到後麵多個管樂的合奏,搭配上弦樂的伴奏。
音響效果的需求直接進行一個翻倍。
等到最後的所有樂器共鳴,在這些樂器之中找到最為合適的詮釋。
難度更上一層樓。
所以……
陳秋的目光逐漸凝起,原本比較放鬆,靠在指揮欄杆上的身體,逐漸緊繃。
在弱音小號與長笛共鳴起來的前幾個小節,他的視線就已經放在了那兩人身上。
他就這樣深深吸了一口氣後,緩緩抬起雙手。
“注意,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