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板。
不,甚至是緩板。
在這個地方,音樂之中的一切細節將會被拉扯到最大。
因為速度足夠慢,音樂就如同被拿著放大鏡一般,放在所有人的視線之下,放大,放大,再放大。
雖然說因為速度足夠慢,你雖然說可以更容易地注意你的細節,讓你更不容易犯錯。
但是也正是因為足夠慢,伱的表達以及音樂的美感也同樣會更容易被其他人察覺。
因此,想要將音樂的美展現的足夠強勁,特彆是在這個緩板的地方,要讓你的音樂表現的和其他人不一樣,甚至能過讓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放在你的身上。
那麼你的實力必須要強,比一般人都要強,比所有人都要強。
才能讓你的音樂吸引更多的人。
畢竟這個就是緩板,天生在吸引力上不如那些快節奏的快板以及極板。
那麼,秦弦能夠讓音樂吸引住舞台下的所有人嗎?
很明顯,他可以。
他隻是與陳秋對視一眼後,他的注意力便完全放在了自己手中的小提琴之上。
弦樂部分所有人的注意力也同樣聚集在秦弦的身上,準備跟著他一起去演奏。
他深深吸了一口氣後,將手中的琴弦震蕩。
嗡!
琴弦的聲音緩緩響起,一股如泣如訴的琴聲從他的小提琴之中浮現。
他對於音樂的詮釋抓住了樂團之中的所有人。
此時此刻,他就如同軍隊的大將一般,一人立於陣前,在他身後,則是無數緊隨其後的戰士。
他將所有小提琴的聲音用力地拉扯成一股細繩,將其融合在一起。
編織出一張,淒美到極致的長錦。
嗡!
伴隨著小提琴聲一起響起的,便是同樣跟隨在他身後的低音提琴,大提琴,中提琴。
弦樂部分在共鳴。
他們緊緊地跟隨者秦弦,將他們的一切奉獻出來,將秦弦所想要表達的一切,表現的更為強勁。
雖然他們對於音樂的理解以及演奏的能力不如秦弦那麼強。
但是,這一場演奏並不需要他們來獨奏,他們隻需要跟著秦弦走就好了。
他們隻需要儘可能地跟著秦弦,演奏出秦弦想要的感覺出來即可。
因此……
音樂聲之中的悲傷以及悲愴,在此刻此刻達到了巔峰。
陳秋聽著耳邊的音樂詮釋,略微有些驚訝。
他的視線看向樂團之中的弦樂部分,看著他們所有人。
發現他們的目光完完全全聚集在秦弦的身上,努力地跟著他演奏的時候,陳秋不由得笑了起來。
雖然說,樂團的團魂可以算作幾乎沒有,但是弦樂部分那邊還是可以的。
他們可以跟著秦弦去進行演奏,自己並不需要在這個時候操控所有的弦樂部分。
因此,陳秋整個人放鬆了不少,他一邊翻動著手中的琴譜,一邊給予樂團眾人提示,告訴他們什麼時候應該進,什麼時候應該退。
以及……
管樂部分。
現在弦樂部分已經差不多可以半脫手的情況下,陳秋則是開始帶著管樂那邊前進,讓管樂的那群人能夠跟著弦樂部分的表達,一同將音樂做到更好。
陳秋捏著手中的指揮棒,一點一點地給著情緒,控製著音樂的強弱。
第三樂章之中的美感在他以及秦弦兩人的合奏之下,變得更為絢爛。
不僅僅隻是他們,在陳秋沒有控製到的艾鼓那邊。
他手中的定音鼓也同樣在格外用力地敲打。
他在努力地給著樂團音樂之外的情緒。
那些空氣中低頻振動的轟鳴,除了芮佳那邊給出的低音之外,最重要的便是定音鼓這邊的一些補充了。
他努力控製著手中一大堆打擊樂器的振動,讓每一次進場都變得格外乾淨利落。
雖然可能對於音樂的情緒沒有辦法起到更多的推進,但是最起碼,他不會拖後腿。
整個樂團之中,最為核心且穩定的角色選手,大概就是他了。
陳秋的視線在樂團之中遊離,腦中走過每一位選手的能力以及弱點,隨後在他們可能會出錯的地方,給予他們一點點小小的提示。
這種提示既不會讓樂手沒有辦法注意,也不會讓樂手感覺到羞恥以及被輕視。
陳秋對於這種度掌控的非常好。
而就算陳秋總是會不停地去給予樂手提示,可他卻從來沒有看過艾鼓。
因為,艾鼓足夠穩定。
一位打擊樂手,最重要的,則是穩定。
穩定的打擊樂,足夠強大的弦樂,以及陳秋控製下儘可能展現出絢爛色彩的管樂。
三者幾乎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構建出現代樂團框架下的一個,絕對穩定的,頂級樂團!
他們之間就如同心意相通一般,幫助彼此之間不足的地方進行補足,幫助對方需要拔高的地方進行再次提高。
他們之間的默契甚至讓你沒有心思去關注。
你根本不會注意到他們之間合作上的漏洞。
即便樂團的成員可能還很年輕,很多人都還是學生,專業水平沒有那群老油條那麼強大。
但是他們之中通過合作所展現出來的實力,卻遠比他們年齡上所呈現出來的稚嫩,要老練的多。
合作,讓他們的能力以遠超1+1的方式進行疊加。
他們每個人都如同激發了自己小宇宙一般,讓自己的音樂與樂團共鳴。
如此表現,如此實力,如此柔情,震撼了其他所有過來評選的評委。
海城音樂學院負責管樂的老師,他驚訝地看著自己麵前的二團。
二團之中管樂的很多人他都認識。
之前陳秋以及他手下二團演奏的門德爾鬆e小調協奏曲因為秦弦發揮的太好,他沒有怎麼注意。
但是現在,他現在滿腦子都隻有一個問題。
自己當時調配給二團的,真的是一群管樂的吊車尾?
為什麼感覺這群人演奏的比一團的都要好?
而這群弦樂……
弦樂他已經不想說什麼了,弦樂之中的那位首席他認識,之前管弦係考試的時候他就聽過這人的名聲,聽說他當時突然覺醒,然後讓所有的評委老師都震驚了。
所以對於現在弦樂逆天的表現他無話可說,畢竟人家實力在這邊。
但是你們管樂憑什麼啊?
如果這群人當時期末考試成績好,他也就認了。
可是問題是,之前期末考試的時候,這群人成績也沒有提高多少啊?
為什麼你們這群人的管樂交響能演奏的這麼強?
難不成你們所有人的屬性都是一樣的,先天樂團聖體?
怎麼可能?
如果一個兩個他們還能認,說不定是他們當時招生的時候看走了眼。
但是這麼多人全部表現都好的離譜,那麼就隻有一個可能了……
海城音樂學院的教授看向正在揮著指揮棒,帶著樂團前進的陳秋,默默點了點頭。
隻有陳秋。
隻有陳秋可能能帶著樂團表現的這麼強。
否則根本沒有辦法解釋的通,海音二團管樂那邊發揮逆天的原因。
並且據說,當時二團首席在演出的時候,還是陳秋給他伴奏來著?
如此想來……
海音音樂學院的教授突然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涼氣,瞳孔地震。
這個樂團從一群吊車尾,來到現在這個地步,全部都是陳秋手把手給拉扯起來的?
臥槽?
如果不是現在正是陳秋音樂會現場,如果現在是他家裡,他看的是電視。
那麼他絕對會直接不顧自己身份地叫出來,然後在家裡又蹦又跳。
海城音樂學院指揮係到底收了一個什麼樣的天才?
不,準確講。
按照他記憶中的情況……
李安國那個老家夥到底發掘了一個什麼樣的天才?
陳秋之前的名聲他也有所耳聞。
對於他而言,陳秋就是一個耳朵很牛逼的天才罷了。
耳朵牛逼到陳秋那樣的天才,他們音樂學院雖然少,但是每年也能有那麼一兩個,分布在不同的係裡麵。
而普通的絕對音感,他們學校裡也是一抓一大把。
至於最差的,鋼琴小提琴等,樂器特定的絕對音感,那麼學校裡就更多了。
能考入海音的,耳朵就沒有差的,就算練,也能練出個差不多的絕對音感。
但是他怎麼都沒有想到,陳秋的天分並不僅僅隻是耳朵牛逼到罕見,他對於樂團的掌控居然也老練到無與倫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