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如洪水般轟鳴的貝七!(1 / 2)

貝多芬,第七交響曲。

一首沒有姓名的交響曲。

但是相比較第三英雄交響曲,第五命運交響曲,第六田園交響曲,第九合唱交響曲而言,這一首作品的地位卻並不低,甚至可以算得上是貝多芬的一個複蘇。

1809年,貝多芬的老師,約瑟夫?海頓去世,拿破侖進攻維也納。

侵略者的騷擾讓維也納當地的貨幣不斷貶值,而貝多芬也在這一段時間內變得格外窘迫。

在這段時間內,貝多芬卻並沒有因為窘迫的生活讓音樂停滯,他在這段時間內寫下了《第二十六奏鳴曲告彆》,《致愛麗絲》,《第五鋼琴協奏曲皇帝》等作品。

然而1810年戰局平息,貝多芬的創作熱情也在這段時間內陷入了最為低潮的階段。

愛人的離去,耳部疾病的折磨,朋友的離去或者去世。

種種因素之下,在1810-1812年的這段時間內,貝多芬並沒有創作出幾部優秀的作品,隻是寫了一些並不成功的作品出來糊口。

在這最為低穀的時間內,貝多芬並不隻是接受命運。

正如同拳頭想要打出更大的力度,那麼就需要讓拳頭收回,蓄力。

終於,在無數的痛苦之下,1812年,貝多芬終於複蘇。

他拋棄了凡俗對他思想的折磨與困擾,讓自己徹底投入音樂之中,感受音樂,思考音樂,試圖用音樂這種抽象的藝術去表達具體的形象。

最終,這一首代表著最為瘋狂舞蹈的《第七交響曲》麵世人間。

陳秋的手在空中砸下。

一聲劇烈的轟鳴聲伴隨著樂團和弦的齊鳴而響起。

然而下一秒的,這一股力量卻緩緩回收。

隱藏在齊鳴之後那股優雅的雙簧管聲音從中凸顯而出。

雙簧管首席的視線與陳秋接觸,臉頰不由得鼓起,將口中的氣息緩緩吐入簧片之中,帶來手中樂器的震顫,如同女舞者一般優雅且自然。

Fortepiano!突強後弱!

陳秋手中的指揮棒劃過一道怪異的弧線,音樂的線條完全追隨著陳秋的指引,落在舞台之上。

一個乾淨利索的強音,以及一個溫柔婉轉的尾音。

僅僅隻是第一耳,便徹底抓住了眾人的神經。

如此漂亮的音色,如此完美的表達。

先聲奪人!

陳秋的手再次抬起,隨後又是一次猛地下落。

轟!

音樂的聲音猛地轟鳴!

這又是一次齊鳴的和弦。

這一次音樂的和弦從主調來到了屬調之上,音樂之中的疏離以及歸屬的情緒逐漸增加。

這一次,陳秋的視線轉向蘇?。

然而兩人之間的視線還沒有徹底接觸,蘇?便拿起她手中的單簧管,輕輕吐動著氣息。

低沉,深邃的聲音響起。

給眾人如同酷暑之中猛嗦一口棒冰的酣暢感。

果然,還得是蘇?。

陳秋滿意地笑了笑。

他的手第三次抬起,這一次音樂重歸於主7和弦,不過這一次作為尾音的,則變成了圓號。

隨後,便是大管。

在大管的聲音之下,陳秋的手微微蜷縮,向著側方向拉扯而去。

秦弦氣定神閒地與陳秋對視,拉動他手中的琴弦。

音樂的情緒流淌,弦樂組那純粹的音色交融,在秦弦的統領之下,於陳秋的手下浮現。

他們從大管的身後複現,將音樂主旋律的大棒接過,往前繼續走去。

上行音階級級行進。

音樂的情緒在一點一點地增加。

陳秋手中的指揮棒向著遠處稍微一點。

管樂眾人立刻拿起他們手中的樂器,在弦樂那邊得到終止之後,跟隨著弦樂的步伐,一同向上攀爬,往高處進攻!

陳秋手中的力量在一點一點增加。

他的動作幅度也在一點一點地增大。

他的視線與樂團內眾人相互碰撞,然後不由得咧起,手臂猛地一個上拉。

轟!

管樂與弦樂的碰撞在此刻轟然齊鳴。

如彗星與月球的相撞一般,炸出燦爛的音色火花。

陳秋的動作大開大合,讓所有人的氣息跟隨著他的動作一起,猛地向上噴發。

音樂之中的力量在陳秋的控製之下,達到了最為熱烈的地步。

然而,這份熱烈卻並不是毫無休止,肆意發揮的熱烈。

所有的音色在陳秋的控製之下,相互穿插,相互扶持。

將其如同刺繡一般,繪出一個燦爛山河。

這個開頭?

這個音色的一層一層迭加?

在場的眾人聽著耳邊的音樂,他們的大腦幾乎都要焚燒起來。

這個是學生樂團所能夠做出來的力量?

這個是學生樂團所能夠表達出來的音樂?

這個層層堆迭的層次感,這個樂器之間相互交錯精致美感?

每一個細節的處理都表現的如此漂亮,如此純粹。

這個,就是海城音樂學院的實力嗎?

舞台下眾人僅僅隻是聽了一個開頭的音樂後,他們的眼睛就不由得為之睜大。

海音的實力,略微有些嚇人。

然而,在舞台上的陳秋,對海音這樣的表現卻不以為意。

他隻是嘴角微微上揚地控製著樂團的前進。

這樣才哪裡到哪裡呢?

這個隻是一個很簡單的開頭啊?

這一首作品,他可是帶著樂團眾人摳細節摳了好久的。

在第一天的時候,樂團裡的人就基本上已經可以開始合奏,不會出現特彆多的問題,他們彼此之間也能很輕鬆地讓音樂正常走下去,甚至能出現一些簡單的小配合。

比如說秦弦和趙錫之間對於整個弦樂聲部的控製之類,還有蘇?對於管樂聲部的碾壓。

也就是說,從第一天開始的時候,他們就在不停地精進之中。

如此漂亮的表現,隻是一個最為微不足道的表現罷了。

節奏繼續維持著穩定,音樂在持續地向上衝鋒,讓情緒一波接著一波地上揚。

在眾人的視線之下,陳秋拿著指揮棒的手在逐漸上抬,而另外一隻手則是麵對低音的眾人,緩緩下壓。

音樂之中的張力在緩緩增加。

高音聲部和低音聲部之間,則是呈現出一個完全相反的方向去各自呈現。

如此強大的張力,如同電流湧過脊髓一般,讓眾人不由得為之震顫。

這個,就是陳秋以及海音?和聲交響樂團的貝七?

這個貝七,簡直太過於離譜了。

陳秋手中那音樂的美感,簡直美到讓人甚至都有一些窒息的程度。

特彆是雙簧管出來的那個時候。

雖然雙簧管首席的實力可能不如蘇?,但是他的演奏在陳秋讓樂團所有人配合之下,卻依舊表現出了能觸碰蘇?下線的操作。

在蘇?故意放緩用來配合樂團的演奏之中,呈現出一個雙劍合璧的交融感。

如此表達,直接讓舞台下的周鋼聲聽傻了。

他看著陳秋手中指揮棒的輕微顫抖,又看了一眼自己的雙手,目光之中甚至帶著一點難以置信,隨後,他的目光便充斥著激動。

果然,這個就是偶像,這個就是陳秋。

這個就是自己未來前進的方向!

陳秋手中指揮棒的每一次劃過,都似乎充斥著韻理。

優雅,自然,明了,沒有任何多餘的動作。

如果學過指揮,就知道這個動作究竟有多麼困難了。

正常的打節奏,這個是第一層。

打節奏的同時,給予樂團眾人相對應的進出提示,這個是第二層。

在給眾人相對應提示時候,還能給予眾人音樂情緒的表達,這個是第三層。

給予情緒表達的同時,你還要表現的優雅自然,這個是第四層。

你優雅自然的同時,正常人會習慣性帶上許多多餘的操作,讓自己的動作很繁瑣,意識傳達很容易出現問題。

而陳秋的手中沒有任何多餘的動作,就是那麼簡單的一點,一揮,一甩,一提。

如同大道真理一般簡潔清晰地將他的想法傳入眾人的腦中。

周鋼聲僅僅隻是模擬一下自己在陳秋的手下去演奏,渾身上下就不由得為之顫抖。

他根本不敢想象如果自己能有陳秋的水平,自己將會多爽。

“這個就是偶像啊,果然,還得是偶像!”

他咽了一口口水,雙拳緊握,目光死死地盯著陳秋,帶著無法抑製的欣喜與激動。

他找到了他值得為之追求一生的目標了!

不僅僅隻是周鋼聲,周圍其他對指揮有所了解的人,比如那些浙州音樂學院指揮係,實力潛力不夠而落榜計劃的那群人。

他們全部都看到了陳秋對於指揮的表達。

隻不過和周鋼聲不同。

周鋼聲目標超越陳秋。

而他們,隻是感覺到了令人絕望的溝壑。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