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掌聲以眾人的期待,樂團眾人從陳秋的身邊走過,登上舞台。
趙錫艾鼓與陳秋碰了碰拳頭,兩人帶著小提琴和打擊樂嬉笑著走上舞台。
吳明依舊和之前般沉默地走到陳秋身邊,碰拳,離開。
芮佳對著陳秋點了點頭,她很想要和陳秋碰拳,但是因為抱著低音提琴的緣故,隻能對著陳秋傻笑了兩聲,便帶著低音聲部走上舞台。
黃歆抱著她那巨大的大號,對著陳秋眨了眨眼睛,給了個wink,隨後一比大拇指,跟在芮佳的身後走上了舞台。
在他們倆身後的,便是蘇?。
相比較前麵兩人,蘇?要正常了許多。
她拿著手中的單簧管,猶豫片刻後,與陳秋輕輕碰掌,這才帶著管樂眾人上台。
看著與蘇?相碰的手掌,陳秋一時間有點驚奇。
如果沒有記錯的話,蘇?之前都隻是略微點頭的,這次居然碰掌了?
有意思。
在蘇?身後的便是樂府帶著的雙簧管聲部以及徐書文帶著的大提琴聲部,還有那群銅管。
他們也都依次和陳秋碰掌,登上舞台,準備演出。
樂團成員依次從陳秋身邊走到,直到最後一人。
秦弦。
秦弦在陳秋身邊的略微停留,兩人的視線略微交錯後,同時輕微點頭,相視一笑。
兩人沒有任何的交流,更沒有之前那般上台前的談心。
畢竟,現在對於他們而言,演奏出一首最為漂亮的作品,比其他什麼都重要。
因此,這依次秦弦直接越過陳秋的身邊,沒有任何猶豫地走上舞台。
他就這麼平靜地站在舞台的指揮席邊緣,讓遠處的雙簧管樂府給他們樂團一個標準的440hz標準音A,隨後緩緩拉動他的琴弦,與雙簧管樂府的聲音校準。
和之前不同,他們這次的演奏是一首現代派的作品,因此並不需要用432hz的標準音A。
樂團的共鳴聲在此刻響起。
那股貫徹一切的和聲在眾人的耳邊轟鳴。
沒有任何的音樂,也沒有任何的炫技。
就僅僅隻是一次非常平常,平常到再簡單不過的校音,依舊讓在座的眾人聽出了海城音樂學院的實力。
每一顆音都校的特彆準。
準還不談,他們校音的時候,他們的整體音色都那麼的透亮。
比之前的樂團演奏的時候都要漂亮許多。
因此,即便隻是聽著海音的校音,舞台下就有很多人開始不住點頭。
有時候,專業水平實力強了,就僅僅隻是演奏長音或者校音,對於觀眾而言都是一種享受。
不過在舞台上的秦弦,並沒有心思放在台下眾人怎麼想的。
他的視線掃過樂團眾人,聽著耳邊傳來的聲音,確認了整支樂團都已經校音完成後,他這才看向自己的身後,看向樂團入口的地方,對著後台的陳秋略微點頭,坐回自己的位置上。
在空空蕩蕩的後台處,陳秋也已經注意到了校音結束。
他微笑著將剛剛從工作人員手中拿著的水筆還給了他,稍微調整了一下自己領口的領結,邁步向著舞台上走去。
嘩!
掌聲再度響起。
相比較之前樂團的校音,陳秋獲得的掌聲更為熱烈。
他就這麼優雅平和地從後台走到指揮席邊緣,對著眾人微微鞠躬後,站在了指揮台前。
掌聲消散。
音樂廳內重新陷入寧靜。
眾人期待地看著陳秋,等待著他率領著樂團眾人演出的開始。
麵對眾人的期待,陳秋沒有過多的猶豫,伸手將麵前的樂譜翻開。
圖畫展覽會。
原作:莫索爾斯基。
而他們所要演奏管弦樂版本,創作者則是拉威爾。
這兩者的作品都是極為精彩,甚至不相上下的傑作。
原作的鋼琴作品,單純使用鋼琴就能讓音樂表現出完全不同的音色,甚至能感受到繪畫的存在,是鋼琴音樂史上的傑作,被無數人所鐘愛著,甚至演奏出了無數不同的版本出來。
而改編管弦樂的拉威爾,他則是管弦樂配器的配器大師。
他對於管弦樂的理解,甚至被斯特拉文斯基稱之為“瑞士的鐘表匠”。
意思是他的管弦樂就如同代表著工藝美學奇跡的鐘表一樣,環環相扣,毫無破綻。
另外陳秋演奏的第一首作品,波萊羅舞曲,也是拉威爾所創作的一首實驗性作品。
雖然被現代人所鐘愛,但是對於拉威爾而言,那一首作品更多的是一首簡單的實驗性作品,而並非他真正想要創作的作品。
麵對如此漂亮,如此宏偉,如此完美的一首《圖畫展覽會》,作為管弦樂大師的拉威爾自然不會放過。
他看中了這一首作品,將這一首作品改編成了一首交響樂。
給予他更為廣闊的音色空間。
也同樣給予他更為絢爛的音樂色彩。
最終,便形成了陳秋手中的這一首作品。
在心中構建起音樂的背景後,陳秋並沒有立刻開始指揮,而是閉上了眼睛。
他將自己的心情放緩,放平,讓自己的徹底寧靜下來。
圖畫展覽會。
其展覽的圖畫是莫索爾斯基的好友,威托克?哈特曼的一些畫作。
他並不僅僅隻是展覽畫作,還有其他更深的東西在其中。
例如走入畫中,步入死亡,見證終焉。
無數的色彩與情緒需要用音樂去表達。
而想要演奏好這樣的情緒和色彩,就需要用到通感了。
還好,音樂本身就是最為特殊的通感。
陳秋的眼睛緩緩睜開,看向樂團內眾人。
情緒已經到位。
一切都已經準備就緒。
那麼,就開始演出吧!
他平靜地與樂團內眾人相互對視一眼後,沒有過多猶豫,伸手將手中的指揮棒抬起。
哢!
樂團內眾人抬起手中的樂器,做好了演出準備。
可是陳秋的視線卻並沒有看向他們,而是看向遠處的小號。
他對著小號略微點頭,手中的指揮棒輕點。
伴隨著陳秋手中指揮棒的抬起,遠處的小號深深吸了一口氣,緩緩地將口腔中的氣息吐入管樂之中,順著銅管中空氣的震動,小號聲,緩緩響起。
當,當,當,當當當,當當當,當,當,當……
Promenade!
漫步!
小號聲如腳步抬起,落下,步入圖畫展覽會!
音樂,也在此刻正式開始。
小號聲吹出的那一步步踏步,便是眾人踏入這片交錯著生死,過去與未來,開始與終焉的圖畫展覽會步伐,他引領著樂團內所有人前進,也引領著整個音樂廳內的眾人前進。
小號的聲音纏綿,氣息之間的氣口幾乎細不可聞。
整個音樂廳內隻有他一個人的聲音,音樂廳內回聲,讓這份纏綿的小號,變得略微帶著一抹散不去的空洞。
這個,並不是音樂會演出的失誤,也不是音樂廳設計的失誤。
而是,陳秋他就是故意讓小號這樣演出的。
圖畫展覽會:漫步
開篇的第一樂章,引子樂章。
可是陳秋並不喜歡將這個地方叫做引子樂章。
他更喜歡將這個稱之為主題樂章。
即便這個地方隻有短短幾個小節,並沒有給予特彆多的信息在裡麵。
但是這卻是這一首作品貫穿整個作品的主題,也是貫穿整個作品的核心所在。
對於這個主題,他想要一個效果。
一個走在空曠,黯然的走廊中的感覺。
當你漫步在其中的時候,你會從自己內心的深處,感受到那股散不去的憂傷。
而這個,便是陳秋打開這一首《圖畫展覽會》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