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的聲音逐漸降低。
明明聲音變得更小了一些。
可情緒卻變得更為壓抑了。
眾人死死地盯著麵前的和聲交響樂團,不敢發出任何一點聲音。
他們的拳頭握緊,等待著第二個聲音的出現。
在場的很多人都聽過不知道多少個版本的貝多芬第五交響曲。
他們非常清楚一點。
貝多芬第五交響曲最為成功的一個點,便是光明與黑暗的交鋒。
不管黑暗有多麼的深沉,多麼的讓人感覺到絕望。
那絕望之下的光明就會有多麼的堅強。
這是命運。
這是努力抗爭,抵抗失敗的命運。
這不是躺在原地,等待著失敗將領,然後將自身完全吞沒的命運。
命運的主題,是命運的敲門聲。
但是這僅僅隻是音樂的樂思。
真正代表著音樂全部內容的,應該是……
勒住命運的咽喉!
永遠都不會選擇去臣服於命運的決定。
這個才是命運第一交響曲之中所想要表達內涵。
永不服輸!
陳秋深深吸了一口氣,將手中的指揮棒輕微顫抖,然後一點一點地將眾人的情緒,向上提升。
嘶……
無儘的黑暗中,一團小小的火苗突然出現。
它散發著微弱的光芒,將周圍照亮。
照出一點出路。
周圍的黑暗翻騰滾湧。
可是卻並沒有將這微弱的火苗給熄滅。
正相反。
這股光芒在眾人的視線下,變得越來也茁壯。
力量正在一點一點地向上攀升。
這是光明之火。
這也是希望之火。
這是和聲交響樂團的火焰!
樂團內所有曾經的二團成員,他們死死地盯著陳秋手中的指揮棒。
在在陳秋手中的指揮棒每一次的落下,他們都將一點點自己的力量,將自己對於過去的不甘,將自己對於現狀的痛苦送入音樂之中。
以失敗作為燃料,以不甘作為木柴。
將其徹底點燃。
讓音樂變得更為雄渾。
讓火苗變得更為強烈。
將越來越多的地盤照亮。
讓他們心中也變得愈發光明。
陳秋手中指揮棒的每一次揮動,都帶來更為耀眼的光芒。
樂團內眾人的情緒,也在這個時候拉扯到了極致。
他們在自己的音樂之中充斥著期待。
他們期待著證明自己,用自己的實力去證明自己。
他們並不是單純的吊車尾。
他們想要向全世界證明,他們並不差!
他們也同樣擁有著閃亮的那一麵。
轟!
音樂之中的情緒在陳秋的控製下,徹底爆炸開。
無窮無儘的黑暗以及惡意向著樂團眾人侵襲而來。
但是他們卻緊緊地圍繞在陳秋身邊,將自己心中的情緒一層接著一層的疊加,讓那層黑暗無法對他們產生任何一些傷害。
嗡!
之前波來羅舞曲中所呈現出的和聲感,在這一刻爆發而出。
這代表著和聲交響樂團的聲音,在眾人的耳邊響起。
他們將所有人凝聚在一起,構成了那如同太陽般炙熱的光源。
如此漂亮的音色,將舞台下所有人都給震驚了。
這個是什麼學生樂團?
你確定這個真的是學生樂團?
很多對於和聲交響樂團的認知,僅僅隻是局限於他們能夠和東瀛最強學生樂團,東京藝術大學學生樂團對抗的觀眾而言,他們的大腦幾乎宕機。
死死地盯著麵前的音樂,完全不知道自己應該說什麼。
這個才僅僅隻是一個開頭啊!
他們本來想著的是就算能和東京藝術大學學生交響樂團對抗,那麼這支樂團大概率也就是一支學生水平的樂團。
強能強到哪裡去?
可是現在,和聲交響樂團表現出來的職業感,你能非常清晰地感覺到這是一支職業交響樂團,而並非是學生樂團。
在學生樂團之中你所能看到的一切不好的習慣,比如說散漫,很多細節不注意,喜歡偷懶處理,或者不看之類指揮的事情,你在陳秋以及和聲交響樂團之中你看不到任何一點。
而那些職業交響樂團的陋習,比如說大家都當工作去做,對於音樂沒有熱情,滿腦子想著的都是早點下班,去教其他學生彈琴賺錢之類的問題,則是因為樂團裡眾人還是學生的原因,?同樣看不到一點。
這是一支同時包含了職業交響樂團職業性,以及學生交響樂團熱血感的樂團。
聽著耳邊的聲音,很多第一次聽到和聲交響樂團演奏的人,差點沒有直接蹦了起來。
百聞不如一見!
這就叫百聞不如一見!
之前不管他們聽說過和聲交響樂團有多麼強大。
可是都不如現在在他們麵前所展現出來後,他們所能感受到的震撼。
這個,就是和聲交響樂團!
那群人聽著耳邊的聲音,深深吸了一口氣,讓自己的心情平靜下來,讓自己用更為客觀的態度,去欣賞這一支能碾壓東京藝術大學學生交響樂團的演奏。
欣賞這一支,幾乎碾壓了東亞同齡人的學生交響樂團,他們的演奏。
而這個僅僅隻是那些沒有聽過和聲交響樂團眾人的想法。
在人群之中還有一群人,他們是從開局的時候一路聽過來的。
他們非常清楚和聲交響樂團的水平究竟如何。
他們也清楚和聲交響樂團的音樂中,他們所獨有的那種感覺,究竟是什麼樣的感覺。
這也是他們想要再一次過來聽和聲交響樂團的主要原因。
他們在聽到貝多芬第五交響曲的時候,他們其實還略微有那麼一點點猶豫。
覺得和聲交響樂團的演出可能比較一般,不如那些最頂級的版本,再加上他們是學生的原因,很容易被那些頂級版本所影響,從而讓這他們的最後一首作品表現不出他應有的水平來。
然而現在。
他們聽著略微有些淚目。
即便音樂的情緒在陳秋的手中表現的那麼激昂向上,可是不知道為何,他們就是感覺有些淚目。
他們,聽到了和聲的聲音。
他們聽到了和聲交響樂團之中,在波萊羅的演奏中,所表現出來的和聲的聲音。
不僅如此。
他們還聽到了青春。
一點點在馬勒第一交響曲中,所呈現出來的青春,不服輸的青春。
最後的最後。
在那無邊的黑暗之中,那股籠罩著和聲交響樂團的黑暗中。
和聲交響樂團的在拉赫瑪尼諾夫第二鋼琴協奏曲中所表現出來的悲痛過去,也同樣呈現了出來。
如果說之前的演出僅僅隻是和聲交響樂團的一部分的話。
那麼現在。
他們麵前所聽到的音樂。
才是和聲交響樂團的全部。
三位一體。
儘情釋放的青春。
略帶悲痛的過去。
以及融合了在場所有人的和聲。
和聲交響樂團將他們的一切全部都給展現了出來。
陳秋手中的指揮棒每一次的揮下,都帶來樂團眾人更為瘋狂的反應。
正如同陳秋在演出之前和他們說的那樣。
這個是他們在學生時代,最後一次用海城音樂學院的名義,去進行的演出了。
在這次演出之後,將會有很多的人離開。
他們也將成為一支以海城為前綴的職業樂團。
青春隻有一次。
這個時候再不瘋狂,還有什麼時候能夠瘋狂?
眾人看向陳秋。
陳秋的嘴角帶著笑意。
他毫不畏懼地將自己的視線與眾人接觸,將手中的指揮棒用力揮下。
帶來命運交響曲之中,又一波更為激烈的浪潮。
眾人演奏著手中的樂器,視線死死地望著陳秋,嘴角笑意也逐漸彌漫。
是的,和陳秋說的一樣。
相信他,一切有他。
不管怎麼樣,隻要陳秋在前麵,樂團的首席在跟隨著陳秋。
那麼樂團就永遠都不會散亂。
既然如此!
那就讓這個世界,跪在他們麵前。
聆聽這一份屬於【和聲】的轟鳴!